共軍潛艇護航任務返航 首度停靠馬來西亞

2017-01-09 1440

中國大陸國防部7日證實,共軍一艘潛艇在護航任務返航途中停靠馬來西亞。這是共軍潛艇首訪大馬,外媒認為共軍藉此展示水下實力擴張,大陸專家則說這顯示南海局勢緩和。

中央社報導,中國大陸國防部7日證實,共軍一艘潛艇在護航任務返航途中停靠馬來西亞。這是共軍潛艇首訪大馬,外媒認為共軍藉此展示水下實力擴張,大陸專家則說這顯示南海局勢緩和。

大陸環球網報導,中共海軍一艘039A型潛艇和遠洋打撈救生船長興島號日前訪問馬來西亞。華爾街日報引述大馬海軍官員表示,這艘潛艇3日抵達亞庇港,預定停留4天後繼續行程返回中國大陸。

大陸國防部新聞局7日說,這艘潛艇是在赴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執行護航任務返航途中靠港進行補給和休整。這是中共軍方第2次公開共軍潛艇在遠海活動的蹤跡。

2014年11月底,時任大陸國防部發言人耿雁生首度證實共軍一艘潛艇曾赴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護航,期間兩度技術停靠斯里蘭卡。他當時說,潛艇靠港進行補給和休整是各國海軍通行做法。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共軍一艘攻擊型潛艇首次停靠馬來西亞港口,是大陸罕見展示其水下實力擴張,並進一步顯示東南亞實力重組。

環時報導說,位於沙巴的亞庇海軍基地具有重要戰略位置,以往常接待美國、日本和菲律賓等國海軍艦艇停靠訪問,這座港口也被認為是美軍核子潛艇巡航西太平洋時的一個重要補給點。

報導引述一名未具名專家表示,隨著海軍力量增強,共軍艦艇出現在世界各地將常態化。這次共軍潛艇停靠馬來西亞顯示南海形勢正在緩和,大陸與馬來西亞的友好關係有利於區域穩定與和平,無須過度解讀。

劉必榮:東南亞權力板塊移動

中國大陸國防部7日證實,共軍一艘潛艇在護航任務返航途中停靠馬來西亞,這是共軍潛艇首訪大馬。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劉必榮投書中國時報指出,這固然顯示南海問題似已不再緊繃,但更深刻的內涵應是東南亞權力板塊的移動。

文章全文如下:

上星期二(1月3日),中國1艘039A型潛艇「長城」號和遠洋打撈救生船「長興島」號訪問了馬來西亞。這是中共潛艇首次訪問馬來西亞,停靠的主要目的是休閒和娛樂 ,並於7日返回中國大陸。這固然顯示南海問題似已不再緊繃,但更深刻的內涵應是東南亞權力板塊的移動。

前1、2年馬來西亞對中國在南海的企圖一直保持高度警戒。馬航失蹤事件之後,中國在南海搜尋所展現的軍事實力,更讓馬國及其他東南亞國家大吃一驚。所以各國紛紛開始加強武力,一個東南亞軍備競賽也於焉成形。

除軍備競賽外,馬國也和美國改善關係,希望引美國勢力進到東南亞以平衡中國。2014年4月歐巴馬對馬來西亞進行了3天的國是訪問,兩國關係開始加溫。馬國首相納吉更與歐巴馬玩自拍並且上傳,顯示兩國關係的親密。當年9月,美國海神號偵察機就被允許在緊貼南海的北婆羅洲馬國軍事基地起降。

2015年5月,納吉訪問日本,和日本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在戰略夥伴關係下,雙方開始談判武器與國防科技的轉移。這是日本第一次與東南亞國家談武器轉移。戰略夥伴關係中,還有專章特別談海上安全。

可是就這1年多,馬國的外交又開始往中國方面傾斜。去年10月31日,首相納吉對中國進行了7天的國是訪問,並且和中國簽了防務協定。納吉也宣布,馬來西亞皇家海軍將向中國購買4艘濱海任務艦(Littoral Mission Ships),這也是馬國歷史性向中國購買軍事裝備。馬來西亞當然也向很多別的國家買武器,但和中國的這個發展是新的現象,所以特別引人關注。

就在中國潛艇停靠馬來西亞的第2天,1月4日,菲律賓總統杜特蒂登上了到菲律賓進行敦睦訪問的俄國軍艦。杜特蒂告訴到訪的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司令米海洛夫少將說:「歡迎俄羅斯成為我們的朋友。你們隨時都可以停靠在這裡,來這裡玩,補充用品,或成為我們的盟友,保護我們。」米海洛夫則表示俄國願意與菲律賓舉行聯合演習,打擊恐怖分子與海盜,並希望將來能和菲律賓、中國與馬來西亞一起演習。

菲律賓現在的政策是軍事上跟俄國結盟,經濟上依賴中國,並在日本與中國之間左右逢源,以獲取經濟利益與區域安全。對美國,她的態度則是維持現狀。她對跟美、日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的態度是開放的,但是把演習重點從海上安全,轉到人道救援與反恐。

最近比較戲劇性的事件是,美國因為對菲律賓在掃毒問題上的違反人權做法不滿,所以拒絕出售26000支突擊步槍給菲國。杜特蒂對此不滿,回嗆說:「我們不需要那些錢。中國說會提供更多,東南亞這裡的政治正在改變!」並派出國防部長到中國與俄國訪問。

去年12月19日晚上,中國駐菲大使趙鑒華和杜特蒂見面時表示,將免費提供總值1400萬美元的小型武器和快艇給菲律賓反毒,並且提供5億美元長期優惠貸款給菲律賓購買其他配備。上周三米海洛夫也向杜特蒂表示,俄國願意提供武器給菲律賓,而且全是尖端武器,不是二手貨。

由這兩個事件可以看出東南亞的權力板塊,正在向中國與俄國傾斜。如何把這傾斜,放到川普時代的新中、美、俄關係框架中來看,是我們繼續觀察的方向。

文章來源:中國時報/縱橫天下:劉必榮》東南亞權力板塊移動

【圖片為資料照】

ment,'script','//www.google-analytics.com/analytics.js','ga'); ga('create', 'UA-35937129-1', 'auto'); ga('send', 'pag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