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介正: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到位

2017-03-20 946

習近平曾說:中國不認同「國強必霸論」,如果他所謂「寬廣的太平洋,足以容納中美兩個大國」,是寄望說服美國政府,以「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做為雙邊關係基調,也可以符合川普「讓美國再次強盛」的目的,則川習二位領導人對於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可能會有階段性的互利交集。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上任後首次訪問北京與中方高層會晤,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黃介正投書聯合報指出,習近平曾說:中國不認同「國強必霸論」,如果他所謂「寬廣的太平洋,足以容納中美兩個大國」,是寄望說服美國政府,以「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做為雙邊關係基調,也可以符合川普「讓美國再次強盛」的目的,則川習二位領導人對於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可能會有階段性的互利交集。

文章全文如下: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周末抵達北京訪問,在與中國大陸外長王毅會談之前的簡短致詞中表示:「自從超過四十年前開啟的美中關係,一路走來相當正面的關係,乃是建構在不對抗、不衝突、相互尊重、並總是尋求合作共贏之上。」

撐了五年,北京終於等到美國政府高層講出,而且照著大陸的說法,一字不漏的形容中美「新型大國關係」。

二○一二年春,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訪問美國,首度提出「努力把兩國合作夥伴關係,塑造成廿一世紀的新型大國關係」。當時美國政學界並未特別鑽研所謂的「新型大國關係」。隔年九月,在習近平接任黨總書記、軍委主席、國家主席之後,外長王毅特別在華府布魯金斯研究院專題演講,以「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三句話十四個字,為「新型大國關係」加了註腳。

可能單純的不願意援引中國大陸的用語,可能心態上不願造成中美可以平起平坐的印象,也可能不願盟邦國家見到美國更重視與中國的雙邊關係,美國從白宮以至國務院高層,始終不曾以習近平的話來表述中美關係,更不曾引用那十四個字。最接近的則是去年歐巴馬總統最後一次到中國大陸,在G20杭州峰會期間與習近平雙邊會談前,所說:「兩國關係新模式的提法」(the notion of a new model for relations between our countries)。

國際外交上,對話書信與文件用字,用詞遣字力求精準,以免誤解、以明立場、以較高下。此次提勒森國務卿在與中方會談前,即完整援引大陸制式用語,形同認可「新型大國關係」。此舉究為疏忽,或刻意為之,各國外交界可以推敲玩味;但川普上台不久,尤其在亞太政策團隊尚不完整,韓半島情勢動盪不明之時,美中關係交流磨合之過程與進展之節奏,攸關我國家利益至大,仍不宜過度掉以輕心。

美國與中國在全球事務上的競爭態勢逐漸成形,展望未來廿年的兩強對局,雙方利害衝突之加劇,是合理且可推估的情境;但如果將未來的可能對峙,甚至「中美必有一戰」的想像,投射到當前,或川普總統任內的美中關係,仍有可能陷入戰略判斷的「誤區」。

習近平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第一個一百年,是在美國下一任總統選舉之後的二○二一年。在此之前,中國大陸要維持區域的和平環境,必須做好周邊外交工作;要達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目標,必須使境內所有的縣完成脫貧;要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必須無誤的深化國防與軍隊改革。未來四年中國大陸周邊倘發生動亂或軍事衝突,實在不符合中國的利益。

習近平曾說:中國不認同「國強必霸論」,如果他所謂「寬廣的太平洋,足以容納中美兩個大國」,是寄望說服美國政府,以「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做為雙邊關係基調,也可以符合川普「讓美國再次強盛」的目的,則川習二位領導人對於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可能會有階段性的互利交集。

文章來源:聯合報/黃介正/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到位

ment,'script','//www.google-analytics.com/analytics.js','ga'); ga('create', 'UA-35937129-1', 'auto'); ga('send', 'pag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