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艦可望停台港口 陸媒呼籲:收回惠台政策

2017-06-30 3360

環球時報社評表示,川普正式成為美國總統後改變了之前圍繞一中原則的挑釁性態度,使中美關係重入正軌。如果在台停靠軍艦的法案最終通過,那將意味著中美又陷入這一領域的尖銳紛爭之中。

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通過「國防授權法」草案,列入美軍艦定期停靠台灣港口。中共官媒環球時報表示,北京應考慮收回部分惠台政策,並將對台一般性施壓轉變為「極限施壓」。

環球時報29日晚間以「美艦停靠台灣的動議必遭中方抵制」為題發表社評說,北京對美國需採取外交手段,盡最大努力阻止上述法案通過,同時準備在法案一旦通過情況下的報復措施。

文章全文如下:

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28日通過對《美國國防授權法案》的一項重大調整,新條款同意美國海軍軍艦例行停靠臺灣的高雄或其他港口,並允許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接受臺灣軍艦的進港要求。

上述法案新的條款還需得到參議院的批准,再經眾議院通過後,最終要由美國總統簽字同意,才能正式成為法律。如果它能走完所有這些程式,將對今後的中美關係構成嚴峻挑戰。

屆時美國行政當局就擁有了按照新法案行事或者不那麼做的兩種選擇,它可以以此對北京施加壓力,作為脅迫北京做其他重大讓步的籌碼。

一旦美國軍艦真的停靠臺灣港口,性質將是非常嚴重的。它首先代表了美台軍事關係的蠻橫提升,由於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它在未經北京同意的情況下,經與臺灣地區商議就把軍艦派過去,此行為可視為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侵犯。

川普正式成為美國總統後改變了之前圍繞一中原則的挑釁性態度,使中美關係重入正軌。如果在台停靠軍艦的法案最終通過,那將意味著中美又陷入這一領域的尖銳紛爭之中。

不排除在巴拿馬與臺灣斷交後,蔡英文當局與美國親台勢力共同策劃推動了這一危險舉動,另外美國決策進程也鼓勵行政當局與國會分別唱紅臉和白臉,保持整個國家對外的咄咄逼人。

北京不太可能對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正在運作的事情無動於衷。這是一場需要大量幕後交涉以及公開行動的原則性嚴肅博弈,將考驗北京的意志和智慧。

挑戰實際上來自兩個方向,美國和臺灣的蔡英文當局。在對美方向上,北京需要採取外交手段盡最大努力阻止該法案的通過,同時準備在該法案一旦通過情況下的報復措施。

當年中國對同美國建交提出的3個條件中,就包括美國軍隊撤出臺灣,如果美國軍艦今後重新停靠臺灣港口,意味著美方打破了建交時的承諾。中方必須要讓華盛頓清楚其一旦邁出這一步前所未有的嚴重性,它也一定會為此付出相應的沉重代價。

臺灣當局已經對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決定表示了歡迎,但它實為美台醞釀這項聯合挑釁中的薄弱環節。北京需要加大對台施壓力度,促使臺灣民意的變化,迫使蔡英文當局不敢走得太遠。

蔡英文當局的支持率不斷走低,島內目前已經危機四伏。大陸應當考慮收回部分惠台經濟政策,比如減少臺灣水果的進口等,傳遞反對臺灣走危險路線的信號。

另外大陸需要制定反制美台增加軍事交流級別的強有力措施,把根據不同情況大陸軍艦過海峽中線、貼近臺灣海岸、甚至派戰機飛越臺灣島以及在臺灣空域搞例行巡航等措施擺到臺面上,把對台一般性施壓逐漸轉變為極限施壓。

如果蔡英文當局採取進一步的對抗政策,大陸就需將打擊民進黨政府變成對台政策的軸心,我們需撬動臺灣公眾對蔡英文當局的反對,使得相關議題處理的主動權始終在我方。兩岸可能將從「冷和平」進入「熱對抗」狀態,那種情況下,臺灣社會必將出現新亂,蔡英文當局很難繼續坐在臺上。

兩岸和平固然可貴,但是太和平了,也會使「台獨」勢力有恃無恐。臺灣或許需要一個和平+溫和政府—動盪+激進政府—和平+溫和政府的輪回節奏,經過幾番交替後,臺灣在兩岸政策上的溫和路線才能穩定下來。

中美圍繞臺灣問題的博弈,最終的決定性因素還是實力。中方必須不斷致力於堅實的軍事鬥爭準備,我們的實力和戰略意志需要足以讓美台方面忌憚最後的攤牌,那樣的話它們才會有所克制。

【圖片為資料照】

ment,'script','//www.google-analytics.com/analytics.js','ga'); ga('create', 'UA-35937129-1', 'auto'); ga('send', 'pag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