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下半年的矛與盾

2017-08-18 102247

中美經濟交鋒、國內消費信心衰跌停滯,加上一例一休、工資談判及電力等事件恐引起物價上揚,這幾項矛盾的難題,毫無疑問的將不斷挑戰政府執政威信,進而影響擴大財政支出的效用。此外,即便兩岸關係上,民眾對新政府仍存在諒解,但若持續的冷和,台灣必定成為接下來中美貿易交鋒的無辜犧牲者,我們也不能指望新南向能夠填補

作者/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台灣產經建研社研究員張昱謙

這陣子的炎炎夏日,悶出了台灣經濟許多矛盾,有外在的國際情勢干擾,也有內在的憂慮,台經院於上月25日於例行的景氣動向調查報告指出,包括工業製造及營建製造業,對於未來半年的產業景氣信心看好居多,外銷訂單維持連續11個月增長,加上美國經濟PMI (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以及NMI (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仍然處於上揚,因此對台灣總體經濟成長上修至2.08%。主計處於同時也提出相同的看法,預計全年經濟成長可來到2.1%。大多數人用「審慎樂觀」來看待未來半年,但近日政治與經濟氛圍,恐怕未來執政黨更需要「如履薄冰,謹慎小心」。

即便數據預測偏向正面,但我們必須認知到,目前對台灣有利的經濟情勢多半來自全球貿易的回溫,若細看固定資本形成、國內消費等項目,成長力道其實仍然相當疲弱。就以固定資本形成來看,若換算實質金額,從2007年海嘯以來至今,僅僅微幅成長了約3.3%,今年在政府加碼下預計成長率可以達2.5%,而行政院日前也公布了明年度的預算,其中在擴大公共建設方面就成長了15%的金額,但更期待這些挹注要激起民間共襄盛舉;此外,民間消費的部分也很值得探討,即便股市上揚景氣回溫,國內消費者信心指數卻從去年9月一路下滑,七月的調查報告依舊在谷底持平,未見消費信心有所起色。這股國內體質冷與外在環境熱的衝突,正悄悄發生許多值得注意的變化。

首先,美國與北韓的緊張雖導致短期資金流動的風險升高,導致股匯市產生巨幅波動,但更關鍵的問題在於,美國於上周通過對中國大陸重啟「301條款」的調查。美國設置301條款的目的在於制裁貿易過度的不平衡,包括智慧財產、傾銷、削價競爭等等,就國際政治的角度來看,貿易制裁是否發生,恐還有許多冗長的談判與爭辯,川普為搬出執政成績,不難推論此次舉動目的並不在制裁,而是增加其他雙邊貿易談判上的籌碼,但無論未來制裁是否發生,川普縮減對中國大陸的貿易逆差,勢必是接下來的經濟工作。

台灣對中國的進口多以中間財貨的方式進行,即便兩岸關係冷和,但去年出口總額仍高達1123億美元,對中國大陸的出口比重仍有40.1%,比起過去五年其實是處於相對高檔,總計出超670億美元,更是台灣經濟成長的重中之重。在比較中美貿易及兩岸出口項目,電子產品的貿易絕對首當其衝,其次是石化產業相關。無論301結果如何,重點在貿易逆差縮減,這會導致出貨量減少或是成本上升,對台灣外貿勢必受到波及。

美國在年初先提出匯率管制國的經濟手段,爾後又對中國大陸祭出貿易逆差大旗,川普確實企圖重振美國在全球的政經地位,但穿著保護主義外套的單邊主義行為是否真的有助於提升經濟,恐怕是短多長空。台灣在這場賽局當中,並沒有太多籌碼可以扭轉局勢,而且不難想像,緊接而來的將是無法再迴避的美豬問題。

其次,台灣在815發生大停電,這確實是一個管理上的警訊,雖然此次跳電與未來是否重啟核四或舊有核電延長使用並沒有直接的連結,但這個警訊透漏了台灣在能源分布和使用的沒效率。在政治上,民進黨政府口徑一致強調綠能的重要性,欲藉此改善上述的效率問題,這一方面除了要落實非核家園的承諾,另一方面也是在加強前瞻建設的正當性,但電業法雖通過,其他配套法律仍不完整,再加上各縣市政府期待補助多過於市場,綠能在短期一兩年內能夠替代的空間並不大,要解決缺電的疑慮,價格調整和分區限電之間,變成政府被迫接受的兩難習題。雖然調漲電價遭戲稱為「政治自殺」,但要能不漲價又要電力充足,這個承諾一旦失信所付出的政治和經濟代價,其實更是嚴重的傷害。

再者,年金改革和長照保險相繼實施之後,對於國人的消費恐有減緩的疑慮,雖然目前並未有實證的預測,但主計處於五月底曾發布說,今年民間國內實質消費預計僅成長1.84,是近十年次低的水準,僅高於2007年金融風暴的1.82%。為何總體經濟增溫,但民間消費成長卻下滑?上述有提到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數月滑落,這一連串的消費低迷訊號,恐怕不只是薪資偏低因素而已。不僅如此,即將來到的最低工資談判,政府勢必有壓力必須向上調升。而企業在商品價格彈性與薪資之間,也有可能做出調漲的決定。

靜下心來仔細想想,一例一休所產生混亂漲價等風暴未停,電力危機又可能牽動價格機制,民生消費持續疲弱,國際因素突增不確定性,民進黨政府面臨政治信用下,工資談判勢必又是一大兩難。工資調多,物價若接連上升,不利後續投資與經濟發展;調少,政治責難接踵而來,消費恐更趨保守。而什麼是最適的情況?沒有證據就沒有答案。所以民進黨政府勢必要在這些數據當中,甚至更應同時考慮一例一休的其他爭議,再努力去找到薪資平衡點以及正當合理的說法,切莫本末倒置。長期而言,民進黨政府還必須做出大幅度的改革,例如在年金上,除了節流更要開源,解決基金管理的僵化絕對是首當其衝;另外,像是最低工資的分區和估算方式也值得改進,可以讓勞資雙方更合理來討論等等。

中美經濟交鋒、國內消費信心衰跌停滯,加上一例一休、工資談判及電力等事件恐引起物價上揚,這幾項矛盾的難題,毫無疑問的將不斷挑戰政府執政威信,進而影響擴大財政支出的效用。此外,即便兩岸關係上,民眾對新政府仍存在諒解,但若持續的冷和,台灣必定成為接下來中美貿易交鋒的無辜犧牲者,我們也不能指望新南向能夠填補,因為就時間上來看,恐怕遠水救不了近火。呼籲政府在未來這些困境當中,要有全盤的思考角度,不能過一關算一關,因為經濟問題環環相扣。我們準備好了擴大投資,全球經濟復甦也給我們很大的助力,是的,路走起來依然艱困,但這也是身為執政黨的價值和本分!

【圖片來源:三立新聞網】

ment,'script','//www.google-analytics.com/analytics.js','ga'); ga('create', 'UA-35937129-1', 'auto'); ga('send', 'pag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