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神的考驗才開始

2017-11-13 8163

如果賴清德能把聲望的折損控制在能接受的範圍,現在這種「強勢閣揆、弱勢總統」的局面,就能夠繼續維持。相反的,如果賴神也挺不過外界的反彈,聲望大幅滑落,對民進黨也不會是件好事。

單厚之/評論

立法院總質詢剛結束,行政院長賴清德就在本週接連召開四場記者會,向社會說明解決「缺水、缺電、缺地、缺才、缺工」等五缺的對策。但初步看來,社會的反應似乎很平淡,迴響顯然不如預期。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的「十月國政」民調,蔡總統的信任度與不信任度在九月黃金交叉之後,兩者又逐漸逼近。九月信任蔡總統的民眾有42.9%、不信任降到40.9%,但十月信任與不信任則分別為42.5%與42.4%。蔡總統的滿意度與不滿意度在九月分別為35.4%、51.9%,十月則為36.3%、54.3%;雖然滿意度仍持續上升,但不滿意度與滿意度間的差距又被拉大。

但在同樣一段時間,賴揆的民調軌跡,卻和蔡總統完全不同。賴揆的滿意度,從九月的50.6%,再提升將近5%,到達55.5%;不滿意度則從15.8%,增加到21.5%。被問到是否信任賴揆時,信任的比例則從64.9%提升到66.6%,不信任從18.5%提升到21.5%。

雖然賴揆的不信任、不滿意的成長幅度都略高於滿意度與信任,但賴清德的基期和蔡英文截然不同,在這樣高滿意度跟信任的情況下,還能夠持續創新高,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賴清德的高民調,相當程度歸功於這個會期面對立法院的表現,在一開始答詢時就表明「我是一個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不管我擔任哪一個職務這都不會改變」。雖然之後賴清德對於兩岸的論述有部分調整,但被問到國土疆域時,賴清德又笑說,自己當行政院長「可以管到習近平嗎?」

不同於過去歷任閣揆,賴清德的答詢正是民間一般對兩岸現實的想法。這種直白、敢言、不拐彎抹角的政治風格,即便長期可能引發其他的負面效應,對兩岸關係發展未必有利,但卻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民眾的掌聲與肯定。

相較於林全、張善政、江宜樺以及馬政府時代的多數閣揆,選舉出身的賴清德,不僅更瞭解、接近民間的想法,更能迅速、果斷的回應民意;經常讓外界聯想起,吳敦義擔任行政院長的表現。政治人物出身的他們,自己能不能更上一層樓,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如果表現不好,再多「關愛的眼神」也是枉然。相較於書生、學者從政,選舉出身的他們,有更強的動力必須要解決問題、做出政績,而不只是按照學理、理想、理念行事。

因為機運、個性、時勢的不同,即便和過去選舉出身的閣揆,賴清德都顯得與眾不同。在陳水扁時代,蘇貞昌、謝長廷都曾擔任閣揆,兩人不僅有足夠的輩分、政治資歷跟能力,在黨內也都有一定的實力,但很多事情都還是受制於扁,遠沒有今天賴清德一錘定音的自信與霸氣。蔡英文的聲望急墜、黨內政治實力不足、政治手腕欠缺等等因素的總和,才造就了今天弱勢總統、強勢閣揆的態勢。

在9、10月間,修改「一例一休」是賴清德提出的重大政策方向。但在那個時間點,這樣的政策急轉彎,會被認為是替蔡英文「擦屁股」。勞工不滿的這筆帳,多數還是記在蔡英文頭上,所以蔡英文基期已經很高的不滿意、不信任,還是繼續上升;相反的,賴清德高得嚇人的滿意度、信任度,卻再創新高。

但在政院版的草案提出來之後,賴清德勢必要負起政策辯護之責,一肩扛起未來新法的成敗。依照目前的態勢,未來的「14休2」最大的阻力跟反彈,未必會是國民黨,反而是來自勞工、民間、社運界,其中很多是過去民進黨的盟友,甚至連民進黨要競逐百里侯的自家人,都未必挺得下去。

修改「一例一休」,是賴揆上任以來第一個真正的挑戰。賴清德不僅要說服黨內同志,帶著民進黨政府「從左轉右」,還得與社會、勞工、社運團體對話,把反彈跟反作用力降到最低。更重要的是,賴內閣新版的政策必須通過時間的考驗,證明最後真的能創造勞工、雇主的雙贏,才能減少自己聲望的折損。

目前看來,蔡英文的黨內實力、政治手腕在短期之內都不至於有太大的變化,賴清德與蔡英文的聲望差距,將直接影響賴清德的施政自主的空間,也連帶牽動民進黨明年底的選舉。如果賴清德能把聲望的折損控制在能接受的範圍,現在這種「強勢閣揆、弱勢總統」的局面,就能夠繼續維持。相反的,如果賴神也挺不過外界的反彈,聲望大幅滑落,對民進黨也不會是件好事。

【圖片為資料照,來源:中央社】

ment,'script','//www.google-analytics.com/analytics.js','ga'); ga('create', 'UA-35937129-1', 'auto'); ga('send', 'pag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