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衝突背後的藍綠角力

2015-08-03 1069

當前臺灣爆發的反服貿社會運動,對臺灣政治、經濟及社會的影響還在持續發酵中,目前尚無法完全下一定斷。從

當前臺灣爆發的反服貿社會運動,對臺灣政治、經濟及社會的影響還在持續發酵中,目前尚無法完全下一定斷。從表像上看,臺灣的反服貿運動是以部分抗議學生為主體,少數社運團體參與的形式呈現,似乎與政黨並無直接聯繫。但縱觀臺灣民主化的進程,學運等社會運動的背後向來都無法離開政黨的因素。筆者以為,當前臺灣服貿衝突的背後,其實在相當程度上展現了藍綠兩黨的激烈角力與政治攻防。而藍綠服貿角力的背後最終可能將使中間選民必須表態,必須選邊站,從而使藍綠支持者各自歸隊,藍綠兩黨又重新回到基本盤對決的發展態勢,這對於七合一選舉甚至2016選舉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其一,服貿衝突背後朝野在挺馬與反馬上的政治角力。

當前,綠營特別是民進黨利用臺灣社會爆發的反服貿運動來掀起聲勢浩大的反馬運動,從政黨政治之角度來觀察,實屬合理,其正當性當然存在,並無不當。畢竟現代政治的核心還在權力爭奪。如果反馬能夠成為臺灣社會的主流價值和主流民意,當然對民進黨的選舉格外有利。而在反服貿運動中較為被動的藍營當然要進行反擊,畢竟對於國民黨而言,反馬的背後就是反國民黨,當然涉及到國民黨的核心政治利益。事實上,藍綠兩黨在反馬與挺馬問題上的政治角力,其著眼點還在於年底七合一選舉以及2016年選舉。這才是觀察當前臺灣社會反服貿運動中政黨角力的關鍵點所在。從這個角度來看,反服貿運動在某種程度上仍然是藍綠兩黨政治角力的道具而已。

其二,服貿衝突背後藍綠對兩岸路線選擇的政治攻防。

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兩岸互動相當頻繁,兩岸關係進展較大,這與民進黨八年執政時期兩岸衝突與對抗不斷的現狀確實存在天然之區別,臺灣主流民意當然對國民黨有感,這也是馬在2012年大選中最終能夠擊敗蔡英文的關鍵所在。國民黨能夠與大陸良性互動,其關鍵就是雙方成功找到了九二共識這一合作基礎。而民進黨長期以來無法與北京良性互動,主要原因還在於雙方缺乏合作的政治基礎,特別是民進黨不願意接受九二共識,這是一個最主要的障礙。事實上,對藍綠兩黨而言,雙方在臺灣內政以及外交方面的政策差異並不大,核心差異還在於兩岸政策上。當前民進黨對國民黨的兩岸和解政策路線以及九二共識路線當然有抵觸與排斥情緒,綠營固然希望利用反服貿社會運動來對國民黨的兩岸路線進行反撲和根本否定。事實上,2008年以來藍綠兩黨在兩岸政策路線選擇上的較量與衝突始終存在,未來即使太陽花學運落幕,藍綠在兩岸政策戰線上的角力也不會停止。

其三,服貿衝突背後藍綠陣營在中國因素的認知角力。

從此次臺灣反服貿運動來觀察,客觀而論,臺灣社會確實還有一定的反中恐中氣氛存在,而造成這種局面的因素無疑有很多方面,既與早期國民黨的反共教育有關,也與民進黨的台獨宣傳有關,還與臺灣不少民眾對大陸並不瞭解有關。而單從此次反服貿運動來觀察,基本上其呈現的反中氣氛與民進黨及獨派過去所組織所領導的反中活動大同小異,這無疑也是各界將反服貿抗議活動與民進黨牽涉一起的重要原因所在。筆者認為,雖然當前不能簡單地把學生反服貿運動與民進黨直接掛?與等同起來,或者說不能簡單類推絕大多數抗議學生要反中,但反服貿運動整體呈現出來的現象,其反中的氣氛還是相當濃厚。因此,服貿衝突背後實質上是臺灣社會各方對中國因素的不同認知之角力。

筆者認為,臺灣服貿衝突對臺灣政治發展的另一個可能或者將是大量的中間選民必須表態,必須選邊站,從而使藍綠支持者各自歸隊,藍綠政治板塊不但不會弱化,甚至可能會更為對立與鞏固,無疑會對臺灣七合一選舉及2016年選舉產生很大的影響。

ment,'script','//www.google-analytics.com/analytics.js','ga'); ga('create', 'UA-35937129-1', 'auto'); ga('send', 'pag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