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為何淡化國民黨敗於兩岸?

2014-12-22 3726

11.29國民黨大慘敗,一般認為是長期累積的民怨所致,包括薪資停滯、貧富懸殊、圖利富人、世代不公、財

11.29國民黨大慘敗,一般認為是長期累積的民怨所致,包括薪資停滯、貧富懸殊、圖利富人、世代不公、財政惡化、教改失敗、房價飆漲、以及長達一年多的食安風暴,導致20-39歲年輕世代全面反彈。30-39歲選民原本比較保守偏藍,這次不是拒絕投票,就是轉向反對黨;20-29歲選民原本投票率不到五成,這次可能突破六成。年輕世代的崛起怒吼,不但瓦解了長期穩定的國民黨北台灣版圖,也使國民黨陷入不知所措的空前困境。

國際知名媒體,例如美國CNN、英國BBC、日本NHK,幾乎都把11.29國民黨大慘敗,視為馬執政6年兩岸政策的失敗。CNN指出馬政府對於太陽花學運的警察執法不當,導致年輕世代的反彈;NHK更直接點出馬政府積極推動兩岸經貿交流,反而引起人民對中國大陸的戒心,間接導致國民黨敗選。

但空前勝選的民進黨,卻對這種兩岸解釋顯得格外低調。12月3日,民進黨秘書長吳釗燮在華盛頓表示,這次選舉以地方議題為主,即使馬政府的兩岸政策確實引發一些效應,但吳特別強調「選民並非對兩岸政策進行公投」。他還進一步提醒「如果將選舉結果視為對兩岸政策的選擇,就會把中國視為台灣選舉的參與者,因而認為國民黨的失敗就是中國的失敗。這是不健康的」。更重要的是,不管是11月29日蔡英文的勝選感言,或是12月3日蔡英文與所有縣市長候選人發表「安心的力量」談話,對於兩岸政策的選舉衝擊也隻字未提。

民進黨刻意淡化11.29選舉與兩岸政策的因果連結,可能考慮有三:

一、保留民共互動空間,希望大陸能對總統大選保持中立。

二、針對兩岸服貿貨貿,希望與國民黨共同承擔決策責任。

三、繼續主打分配不均,希望兩岸政策不要成為大選主軸。

首先針對民共關係,民進黨希望大陸對2016大選保持中立,因此不想把國民黨的地方慘敗,過度歸咎到兩岸政策或大陸介入。事實上,針對這次九合一選舉,儘管大陸各地台商會仍有動員返台投票,但中共中央對台小組並未下達指示,充其量只是親藍台商會的個別動員,返台規模與2012年大相徑庭。而且在選舉結束當天,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也低調表示「我們注意到這次選舉的結果,希望兩岸同胞珍惜兩岸關係來之不易的成果,共同維護並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對勝選的民進黨仍然保有期待。

儘管在國民黨敗選後,原訂於12月中旬在河南鄭州舉行的國共論壇,不得不延到明年1月17日國民黨主席改選之後才辦,但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的訪台行程並不受影響,仍在12月9日如期展開8天參訪之旅,以花蓮、台東與屏東的生技、養生、精緻農業為對象。

陳德銘12月10日強調,大陸已經決定走向全球高標準的自貿區域網絡,提醒台灣「不要錯失這個機會」。他表示大陸已經承諾對韓國開放電信與金融,但時間訂在「兩年內」落實開放,保留「兩年時間」等待,正是為了讓兩岸服貿能夠及早通過落實,陳會長再次提醒台灣必須了解問題的急迫性。

巧合的是,早在民進黨勝選之後三天12月2日,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已經調整立場,呼籲朝野積極對話,共同面對國家大政,包括最敏感的兩岸議題,如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自經區條例、兩岸服貿與貨貿等等,民進黨都不會迴避。民進黨呼籲朝野合作共同面對兩岸議題,與大陸海協會的善意提醒,剛好前後呼應,實在耐人尋味。

民進黨對兩岸經貿轉趨務實,主因是中韓自貿協定的具體細節將在明年4月公布,由於台韓出口有高達六成以上重疊,到時候韓商將對台灣對大陸出口商產生嚴重衝擊,民進黨作為勝券在握的準執政黨,不能不對台灣即將面臨的經濟衝擊有所因應。

民進黨既然已經預期將在明年立法院新會期,務實處理兩岸經貿議題,對於11.29國民黨敗選,自然不好過度歸咎到馬政府的兩岸政策失敗,否則到時候如何為自己的兩岸政策轉向合理化?事實上,即使是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最近也開始轉向正面論述,改提「全民獲利的兩岸經貿政策」,亦即過去國民黨的兩岸經貿政策,主要錯在少數獲利與分配不均,如果能夠做好配套落實兩岸紅利分配,民進黨也樂見朝野合作共同為兩岸政策解套。

民進黨刻意淡化11.29國民黨敗在兩岸路線,改為強調世代正義、階級分配與馬英九執政無能,顯然也和2016年總統大選的策略考量有關。誠如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吳玉山所言:「台灣兩大政黨的競爭軸線,已經由傳統主打『統獨、族群認同』轉向『經濟價值』」,他認為這是「當分配與認同分庭抗禮」的政黨競爭典範轉移,「民進黨在蔡英文帶領下,暫時拋下國族認同爭議,將重心轉向經濟和資源分配,加上經濟成長趨緩,選民對執政成績不滿意,民進黨順勢在九合一選舉收割,一如當年國民黨在2008年摧枯拉朽的全面勝利」。

政黨競爭典範從「統獨、族群認同」轉向「經濟分配」,甚至也使民進黨在兩岸議題的總體得分,首度開始超越國民黨。台灣指標民調即在12月上旬發現,當問到「您認為國內哪些政黨未來和中共政府的交流,比較能夠兼顧台灣的安全和民眾整體利益」時,民進黨首度以40%領先國民黨33.4%,在處理兩岸關係上首度打敗國民黨。顯而易見,馬執政6年「只求開放、沒有配套」、「只重成長、不重分配」、「獨厚少數財團、忽略三中一青」的兩岸開放路線,已經在台灣遭到民眾的普遍質疑。

馬英九兩岸開放路線的困境,明顯表現在鴻海郭台銘在這次選舉站台的全面慘敗,郭董所力挺的國民黨縣市長候選人,包括台北市連勝文、台中市胡志強、彰化林滄敏、雲林張麗善,無一不是以懸殊比數慘敗收場。主因是鴻海長年「債留台灣、投資生產在大陸」的經營模式,已經被台灣民眾看破手腳,認為這種經營模式不但不利台灣永續發展,還可能導致台灣每下愈況,逐步掏空台灣的發展根基。

民進黨刻意淡化國民黨敗在兩岸路線,不管是為了保留民共互動空間,或是為了朝野合作推動兩岸經貿,或是為了迴避兩岸政策主打分配不均,都取決於明年立法院下會期的具體表現,能否真正實現,將考驗蔡英文主席的務實判斷與領導能力。

ment,'script','//www.google-analytics.com/analytics.js','ga'); ga('create', 'UA-35937129-1', 'auto'); ga('send', 'pag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