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兩岸政策務實調適 北京如何接下橄欖枝

2015-07-06 2073

中國大陸政府,對台政策研究機構與社會對民進黨近期推出的兩岸政策,普遍以質疑和批判的角度切入,很大程度

中國大陸政府,對台政策研究機構與社會對民進黨近期推出的兩岸政策,普遍以質疑和批判的角度切入,很大程度是因為對民進黨的陌生和不信任,甚至受到與民進黨存有競爭關係的國民黨及其論述所影響。

如日前上海台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杰先生,在旺報名家論壇「民進黨難成兩岸正能量」文中的觀點認為「民進黨長年台獨化歷程及其台獨基本教義派的結構性制約,使其深陷台獨魔咒難以擺脫,使終是兩岸和平發展的破壞者。歷經陳水扁及其台獨民粹法西斯式操弄,民進黨已喪失溫和理性、務實穩定、正面積極的 基因。2008年以來,民進黨依然逆歷史潮流而動,悖離和平發展方向,逢中必反、為反而反」。筆者必須指出這樣的觀點是顯然無法了解台灣的社會政治脈動更不是現階段民進黨的政策主張。本文認為國、民、共三黨唯有跳出傳統的政治意識形態及對立思維的窠臼觀點,才能匯集兩岸和平發展的社會正能量。

觀察今年3月以來民進黨在幾項重大政治議題的政策主張已明顯有別於過去的立場與態度。(1) 民進黨在立法院修憲案中的態度及主張 , (2) 4月9日蔡英文主席在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的講話 ,(3) 4月15日蔡英文主席「找回自信,點亮台灣」參選總統聲明, (4) 5月12日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同意就「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進行實質審查等作為,可看出民進黨正以負責任的態度為重返執政之路做出務實調適的政策訊息。

民進黨兩岸政策務實調適

首先是今年3月份,台灣立法院成立修憲委員會後,各界關注民進黨是否會提出修改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章(總綱)中關於國號、領土與主權等相關條文,而結果是民進黨中央並未提出關於憲法總綱的修憲案。這表示民進黨對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章(總綱)持認同的態度這是很重要的政治訊息更是兩岸和平發展的正能量。第二點項值得關注的訊息是蔡英文主席4月9日在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講話中宣示「維持兩岸現況」的主張中指出「我們處理兩岸關係的基本原則,就是「維持兩岸現況」,也就是維繫台海和平及持續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現況;這是兩岸關係的核心,也是民進黨重返執政後將致力的目標。」蔡英文主席並表示「我們充分理解,也體認民進黨重返執政,在兩岸關係上必須承擔的責任,這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但我們有信心可以處理好兩岸關係,避免意外,更不會挑起矛盾、衝突和對立。」從這明顯看出「維持兩岸現況,維繫台海和平及持續兩岸穩定發展」不僅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基本原則及核心價值更是民進黨重返執政後將致力的目標。第三個訊息則是4月15日蔡英文主席參選總統講話中明確表達她是參選「中華民國總統」。我們可以將此三項政策訊息解讀為民進黨認同現階段中華民國憲政架構,並接受中華民國憲法的精神。這明顯有別於陳水扁總統執政時的政策主張如台灣正名制憲、台灣入聯公投及一邊一國的兩岸政策。

蔡英文主席4月9日講話所言「人民對兩岸政策展現的集體意志,是執政者必須依循的準繩。」台灣陸委會多年的民調追蹤清楚顯示,當前台灣的80%以上的民意並不是要立即追求兩岸統一或宣布台灣獨立,而是要務實維持兩岸現狀的和平。中華民國台灣是建立在中華民國憲法之上的主權獨立國家。而兩岸關係維持現狀就是在兩岸現有的各自憲政架構下尊重雙方既有的政治制度及社會生活方式。

台灣是多元價值的社會,不論是台灣共和國或者追求兩岸統一,各種理念都應予以尊重。但既然民意對兩岸關係做出了決定,那麼,民進黨「維持兩岸現狀」,就是呼應主流民意,就是以中華民國作為台灣社會的最大公約數形成台灣共識。並且宣示了2016年民進黨若執政,既不會在缺乏社會共識下討論統一問題,也不會在缺乏社會共識下以修憲、制定新憲或者宣告獨立等方式,搞第二共和或二次獨立。

更進一步,民進黨既然宣示以中華民國憲法政架構作為台灣社會以及兩岸政府的最大公約數,並且將持續推動有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各項實質交流,那麼推動《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進入實質審查,便是民進黨落實其兩岸政策調適的第四個政策訊息。

《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審議已經在立法院延宕了一年,5月8日國民黨將《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排為第一案優先審查,民進黨和台聯黨團則提出500項變更議程案進行程序杯葛。到了5月12日立法院朝野協商後,民進黨決定撤回先前提出的變更議程案,以利《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盡快進入委員會進行實質審查。此舉引來了部分台獨團體及台聯黨團的責難,主流媒體自由時報5月14日更以社論標題「沒有反對黨的國會」來質疑民進黨棄守台灣立場的兩岸政策。民進黨認為雖然大選年期間各政黨要就法案內容完成協商、形成共識是有高度困難的, 但既然台灣社會各界認為《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很重要,而且是立法院對太陽花運動的承諾事項,既然現已有六、七個不同版本草案可以併案審查,理應儘速進入委員會討論定案,讓兩岸協議,ECFA及後續服務貿易及商品貿易條例協議可在立院的監督下繼續推動。

務實理性負責的態度是重返執政的民進黨該有的立場。從修憲、蔡英文主席兩次講話以及民進黨對《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審議改採積極態度,可看出民進黨兩岸政策是以《台灣前途決議文》為基礎,承認中華民國憲法架構對兩岸政治關係現況的表述。此一調適勢必有利於未來台灣政治和解及社會團結,對深化鞏固兩岸和平發展的進程亦有幫助。這不也是提供了一份兩岸和平發展的正能量嗎 ?

北京兩岸政策戰略自信不足

當民進黨以正面態度處理兩岸議題時,北京政府應該重視並且正面看待民進黨一系列政策調適的積極意義。相對於民進黨的積極務實,若北京只是保守地重申「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等論調,甚至對民進黨投以質疑與批評。如倪文所說「蔡英文為仍舊是一碟發霉有毒的梅乾菜」並認為民進黨是「製造兩岸衝突的歷史面目、台獨本質、拒絕九二共識,決定了民進黨根本無法與大陸展開正式、全面、深度交往,無法成為引領兩岸關係發展的正向力量,無法維護兩岸和平發展的既有成果,民進黨在未來兩岸關係中將日漸邊緣化、孤立化、無角色化。」此種論述筆者可以理解,其可能來自於北京擔心若在2016民進黨執政後台灣社會及人民將會和北京和平統一的路徑漸行漸遠。

歸根究底,強勢的宣言和高調的國共領導人會面部分反映出北京對台灣社會脈動及對民進黨的認識不足,甚至長期受到國民黨立場論述的影響;凡此似乎透露出北京對於目前的兩岸戰略缺乏一定的自信與高度。於是5月4日朱習會就成了國共兩黨宣示戰略同盟關係的最佳場合。相較於北京對馬習會興趣缺缺,此次朱習會之所以能成局,便是因為國共雙方都有了不同以往的積極性與目的性。去年初王張會後國民黨積極布局的馬習會終究沒有成行,一年後朱立倫卻陰錯陽差地取代馬英九,成為首位赴中的台灣執政黨黨主席。

由於馬英九總統已經因為太陽花運動和國民黨2014選舉大敗而提前跛腳,甚至被迫辭去黨主席。北京擔心自胡錦濤時期以來的十年對台戰略佈局,可能隨著國民黨在2016的垮台而崩解。既然此時朱立倫沒有台灣中央政府職務的顧慮,僅是以國民黨主席身份赴中,北京自然可以展臂迎接,藉宣傳政策路線同時給予其在台的代理人多一些信心支持。

至於國民黨,則因為太陽花運動以及九合一選舉大敗後面臨再次失去政權的危機,因此期待得到北京老大哥的背書,好對台灣社會宣示國民黨的兩岸政策路線才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礎。就算朱立倫不選總統,也能為國民黨和未來的總統、立委候選人鞏固些老本,爭取2016大選的一線生機。

然而,兩岸交流模式若只流於這種「給糖吃」和「要糖吃」的戲碼,甚至只是相互心理喊話,那麼不僅沒呈現出現行國共兩黨主導下兩岸政策的好處,反而坐實了台灣社會對國共將兩黨利益凌駕於台灣前途之上的質疑。顯而易見的、北京應對近20多年來兩岸經貿文化交流的社會成果及2008年以來落實全面三通直航之後的兩岸形勢發展更具信心;以建構新興大國的「社會和諧,兩岸和平,區域合作」的發展共榮的路徑,從容而不及迫的來處理未來兩岸關係。

突破國共框架 正視台灣主流民意

難道北京的兩岸政策路徑會因為國民黨失去政權,而失去台灣民意支持?北京或可從近期的台灣政局和社會變遷中得到一些省思;一是深刻認識兩岸政治生態的差異;再來則是反思宣傳及執行手段是否有問題;最後則是兩岸政府及社會對兩岸政策內涵需要相互調適。

以藥品的市場行銷為例,企業都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夠有高的市場佔有率甚至獨占市場,但是企業必須對於消費市場有正確的認識;對產品的宣傳也不能僅僅從藥商的立場強調產品的好處,更不可恐嚇消費者若不使用「將會導致死亡」;有效的、良好的、負責任的宣傳就是清楚說明藥品成分、臨床治療效果及可能的副作用。如果對於市場認識不足,產品行銷手段偏差,甚至和形象不佳的代理商合作推廣,對於為何需要這個藥品及充分的藥品內容缺乏說明,那麼可能招致的後果就是市場對產品的懷疑與抗拒;消費者會認為這個藥商是不是對自家產品缺乏認知而誇大了產品效果?又或者只是為達到企業賺錢的目的?

目前北京的兩岸政策似乎就面臨著前述藥商的困境。北京,想要以「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既定策略行銷兩岸政策、顯而易見的北京似乎對台灣政治生態社會脈動認識不足。因為在台灣政策制定過程必須公開透明且歷經社會反覆辯論才能形成社會共識,而此政策的可行性更必須經過選舉的檢驗才能獲致。換言之,中國大陸習慣頂層設計由上而下的政策主導,但由下而上的政策過程才是台灣政治生態的特色。

2014年九合一選舉台灣社會已經用選票否決了國民黨式的兩岸關係發展模式;「新台灣國策智庫」4月29日公布民調顯示國共政黨主導的兩岸交流招致多數人民疑慮,有61.2%民眾擔心10年來國共論壇加速台灣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對中傾斜,而影響國家安全;59.2%的民眾認為10年來的兩岸經貿發展並非有利於人民及社會而僅是塑造了一批台灣的兩岸新權貴。

從台灣民意趨勢和社會問題看來,北京兩岸政策宣傳手段和內容顯然出了問題。北京面對目前台灣社會經濟發展現況以及民進黨可能在2016年上台的政治局勢,若只繼續強調在現有國共基礎上的兩岸發展政策的好處,而無視於台灣社會及人民並沒有看到及感受到現行兩岸政策為台灣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多數台灣人民福祉帶來遠景,並持續與形象不佳的代理商國民黨合作靠攏;對北京來說反而是把國民黨執政失敗的責任一併攬到自己身上。

太陽花運動才屆滿周年不久,這場運動時刻提醒著我們,台灣主流民意不是反對兩岸交流,而是堅持兩岸交流必須突破國共框架下的菁英交流模式、超越買辦模式,不讓少數人從中壟斷兩岸交流的利益。而民進黨與國民黨兩岸政策根本差異就在於,民進黨是以積極守護台灣主體性與堅持社會正義為原則,在全體台灣人民的監督與共識下深化兩岸交流。兩岸交流必須「透明化、社會化、庶民化」及強調兩岸青年交流的「世代化和未來化」。

民進黨作為一個準執政黨,將積極而正面的維繫台海和平及持續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現狀。從蔡英文的宣示參選「中華民國總統」亦可視為民進黨對台灣現行憲法及憲政架構的認同,這就是民進黨因應兩岸政局以及台灣民意與社會發展的政策調適,更是重返執政後應致力的目標。從這個觀點看來,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不僅不消極,反而是更進步的。

北京應該正視台灣主流民意,正視民進黨所遞出的橄欖枝,做出相對應的調適。民、共之間若能就如何在兩岸各自現行架構下維持兩岸現狀建立共識,彼此不挑戰底線,那麼就有機會建立互信,並且在這個基礎上,鞏固兩岸各項交流成果,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ment,'script','//www.google-analytics.com/analytics.js','ga'); ga('create', 'UA-35937129-1', 'auto'); ga('send', 'pag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