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閱兵兩樣情—台灣奇蹟的史觀對決選戰

2015-09-11 1122

台灣和韓國同屬的島鏈上的一環,戰略位置的敏感性使兩個社會對九三大閱兵的反應既複雜且強烈。只是台韓民眾反應的情緒竟然迥然對立。台灣在1990年代初開始檯面化的史觀衝突、轉換議題,北京的大閱兵的衝擊恐怕命定的是一帖強力的催化劑。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一次大閱兵和大選衝堂,固然是個歷史的偶然,卻意義不同凡響。

就在國親兩黨為連戰和秦金生觀禮北京閱兵而焦頭爛額時,韓國因為MERS疫情爆發,和賴清德一樣,民意支持度陷入30%多的谷底的朴槿惠卻因為表態出席中國大閱兵,韓國民眾支持度竄升到就任以來的最高點。真是北京一樣閱兵,台、韓兩樣情。

北京閱兵仿普丁模式,廣邀各國元首參加觀禮,但是也和普丁同樣受到歐美日各西方民主陣營國家抵制。韓國做為民主陣營的一份子又是美日韓東亞軍事同盟的一員,卻獨排眾盟邦共識而參加閱兵,當然令西方盟友十分不滿。只是身處太平洋第一島鏈位子上的韓國,這做法並不突兀,既涉及他們的史觀又涉及所處的現實國際局勢。

在力圖脫出天朝秩序,形成民族主義步入西伐利亞國際秩序後,包括南北韓,整個韓國的民族主義既是對立於日本,也對立於中國。但是當前,南北韓對立卻是他們更嚴酷的現實,於是在北京挺北韓的冷戰結構下,南韓一向沒有選擇地一面倒向美國,日韓的歷史矛盾成為次要的問題。在西歐冷戰結束後,東亞島鏈上的緊張反而與時俱增,所以南韓迄今仍然維持著美日韓聯盟關係;但是現在北京和平壤關係出狀況,21日北韓又在前線砲擊並在22日宣布進入「準戰時狀態」,南北韓關係緊繃,於是金正恩不出席北京大閱兵,而朴槿惠登上以反日為台詞的閱兵台,南韓國民便認為是一個重大勝利。這樣,韓國既安頓了國人反日的民族主義史觀;又解消了當前北韓的現實壓力。

基本上,南韓肯定北京的閱兵恐怕並不表示韓國人在史觀上和中國緊張的結構已經消失,只是民族主義情緒既然在觀禮反日閱兵時得到強度的滿足,於是自然有階段性在情緒上舒緩。北京閱兵對韓國人更正面的、也更現實的反應,在於感受到國家安全處境的重大轉向緩和,當然,這也只是緩和,而不是緊張結構的根本消失,所以韓國目前看不出退出美日韓軍事同盟的可能,可能就是這個緣故,所以韓國儘管有一半以上的民眾認為朴槿惠應該去中國參加9•3閱兵,但是參加閱兵仍然不是全民共識。

不論如何,同一件北京閱兵,台灣反應整體來說完全相反,令連戰、宋楚瑜受挫,社會憤懣,但關鍵因素卻也和南韓一樣是史觀和現實國家安全兩個:對台灣多數人來說,一方面北京閱兵的訊息意味的,縱使不是現實上國家安全處境緊張的升高,至少是緊張的持續和提醒,不是緩和;另一方面,意外的,因為北京在閱兵典禮中標舉的抗日史觀,不只在本來鐵板一塊的深藍中掀起了猛烈的對立風暴,深藍上上下下,一分為二,互相攻伐,也讓本土藍左右為難。

革命建國、抗戰、反共,三件浴血的歷史故事,過去,被國民黨當作壟斷統治權的法統神話;現在,仍然為國民黨立足於台灣的正當性基礎。

只是前兩個歷史故事場景並不在台灣,當時台灣人參與的微乎其微,以抗日運動來說,台灣人雖然在日本統治時期從未間斷,但是步調做法都和中國大不相同。在中華民國建國之前,台灣抗日游擊戰此起彼落,但是那時孫中山先生兩次來台的工作是結交日本總督府,把台灣當倒滿的基地,對日本政府的立場和台灣抗日人士完全相反;等到台灣武裝抗日力量被徹底鎮壓下去,台灣進入社會運動、文化運動的「文力」抗日後一段時間,中國開始了抗日血戰,以致於中國人後面這一個悲壯歷史不是絕大多數台灣人的歷史經驗。

近30年來,在歷史繼續推演中,這三樣歷史故事都一再受到程度不同的時間的沖刷,有不同程度褪色。例如建國神話,不只已太遙遠,建國神話中的三民主義五權憲法更不再神聖,甚至成為國家進步障礙;何況,歷史之所以為神聖往往和流血犧牲息息相關,於是比起來,國民黨另外兩個故事,犧牲程度更慘烈於革命建國千萬倍。

在三個歷史故事之中,國民黨犧牲最慘烈的是國共內戰,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1946年7月至1950年6月戰績總結公報》發布的統計,國民黨被消滅約有正規軍554.247萬人,非正規軍252.888萬人,總計807.135萬人;不只是這樣,在國民黨撤退台灣之後,國民黨留在中國大陸的家人還繼續被清算鬥爭,悲慘無比。

在付出了這樣的代價之後,國民黨畢竟把中共擋在台海對岸,保住了台灣。這樣,國共在中國大陸的內戰雖然台灣人民除了一些當年被送到對岸的軍人外,基本上算不上有什麼參與,但是此後保護台灣的反共大業畢竟雙方都沒有缺席,按理是可以當作形成共同史觀的大業。然而如今反攻大陸早已經從神話變成笑話,至於和台灣人民真正聯手的反共大業,則在當前國民黨把親共甚至聯共反獨成為對民政爭戰略主軸之後,再也難以啟齒不便強調。於是,對國民黨來說,抗日故事自然更形珍貴;更何況,在國民黨看來,有抗戰才有台灣光復,才能直接從日本人手中接下來台灣,掌有統治大權。所以今天北京透過大閱兵收編抗戰功業,豈不是成了刨國民黨立足於台灣的根?因此,除了採取統一優先論者或在兩岸間有特殊利益的兩者之外,當然反應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深藍因此內鬨,本土藍因此側目疏離。

台灣和韓國同居於的島鏈上的一環,戰略位置的敏感性使兩個社會對北京的大閱兵的反應既複雜且強烈。只是台韓民眾反應的情緒的指向竟然迥然對立。朴槿惠登上北京閱兵台固然似乎是和過去脈絡脫逸的突變,但是反中防中的史觀,韓國各路人馬應該和過去並沒有什麼不同,將來可能也看不到什麼進一步轉換的可能,韓國的轉變基本上應該在策略的層次。但是台灣恐怕在1990年代初開始檯面化的史觀衝突、轉換議題,北京的大閱兵的衝擊恐怕命定的是一帖強力的催化劑。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一次大閱兵和大選衝堂,固然是個歷史的偶然,卻意義卻不同凡響。

事實上,在這次選舉中湊巧碰在一起的,如課綱微調、李登輝皇軍史觀、宋楚瑜為白色恐怖時代自己扮演的角色道歉、蔡英文家族在二大戰的角色被搬出來攻詰、洪秀柱主動提出在白色恐怖時代的家庭經驗,並表示了她抵抗轉型正義的頑強立場⋯沒有一件不是史觀的議題。

這些議題有的也許和大閱兵一樣來得湊巧,但有的卻一點也不能算意外。例如,馬總統既決定微調課綱,又硬擋代表本土藍的王金平出線選總統,導致激進統派洪秀柱出線,固然線索清楚;主導調課綱內容的學者和成為洪秀柱核心幕僚,替她競選演說和一中同表、和平協議捉刀的是同一批統合派學者,再加上這些人又是力挺或則跟著連戰去參加閱兵的這一切也真像是配套。

不論湊巧意外,這些議題在社會上掀起的熱度,硬是誰也擋不住地把智庫為候選人研擬的政策議題都掩蓋下去了。於是這一次大選竟成了各路史觀的大對決。選舉以史觀對決為主題,這恐怕是人類選舉史上的一個空前絕後的奇蹟。「史觀的對決」因此成了這次選舉最鮮明的歷史定位。

帶動起來的情緒是這樣高亢,顯示了史觀對決的凶險,但是凶險假如是對決的本質的話,彼此都無可迴避地面對這樣的凶險反而是讓各方處在一種「必須更深刻地去理解對方」的處境,於是一種深刻溝通的機會反而將會意外地浮現,那麼一道開啟共識形成的大門將可能出現在台灣面前。

只是目前民進黨樂得旁觀藍營內部深藍VS.本土藍和深藍內部中華民國藍VS.中華民國不存在藍的拚戰而獲利,頂多添加些油醋,基本上不正面面對史觀的對決,採取的是不介入史觀的型塑過程的態度。於是選舉的結果,如果就藍綠的角度切入,固然勝負已決,而未來史觀的社會支持度也將隨著浮沉。但是在「勝者不戰不語」而不尋求更包容性的定義的狀況下,這一個選戰的主題雖然鮮明,各種不同的史觀卻會只仍然維持繼續紛歧不相對話的狀態,那麼史觀將等待下一次的對決嗎?令人嘆息的是,也許真是只好如此。

ment,'script','//www.google-analytics.com/analytics.js','ga'); ga('create', 'UA-35937129-1', 'auto'); ga('send', 'pag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