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連戰先生說幾句話

2015-09-07 869

連戰近日赴陸參加中共紀念抗戰勝利70年的閱兵大典,並發表談話,稱國府主導正面抗戰,共黨主導敵後作戰,

連戰近日赴陸參加中共紀念抗戰勝利70年的閱兵大典,並發表談話,稱國府主導正面抗戰,共黨主導敵後作戰,國共雙方是共同抗日。

馬總統對連戰此行表示不以為然(或是反對),並強調國府是領導全國抗戰(領導正面及敵後抗戰),似暗示連戰沒有充分為國府的抗戰貢獻發聲。

綠營的反應更為激烈,大肆辱罵連戰,並直接向法院控告連戰叛國。還有人將連戰參訪秦檜跪像的照片加插文字,暗示連也像秦檜一般,是賣國求榮者。

對於馬總統的反應,我也有些不同的意見,不過問題比較複雜,難以簡單釐清是非,所以我暫時對此不予深論。但是對於綠營如此辱罵連戰,我不以為然,謹在此表達我的一些不同想法。

嚴格說來,我並不是連戰身邊的人,他究竟怎麼想,我不得而知。他此行的動機為何,我當然也不可能洞察。但是,我們沒有充分理由假定他是出於自私動機。隨便判斷他人的行為動機,並認定出於自私、惡意,這絕不是理性的態度,這種習性也不利於社會集體的發展,應該戒慎。

綠營有人將連戰比為秦檜,我非常不以為然,我反對這樣辱罵連戰先生。秦檜被罵為漢奸,姑不論是否真正公允(註一),這個歷史教訓是以對「中國」的效忠為價值判準的。也就是說,背叛中國者會被認為是漢奸。但是,連戰的行為不能說是背叛中國。主張台獨才比較可能有「漢奸」的問題。當然,今天綠營可能不再是在罵「漢奸」,而是廣義的奸,只要是背叛所屬群體者就是奸。

連戰有沒有背叛「中國」,大概不是綠營的關心議題。也許,連戰如果真的背叛「中國」、擁護台灣獨立,綠營反倒不會罵他,不會把他比做秦檜。

綠營所在乎的當然是連戰背叛了台灣。但是,連戰確實背叛了台灣嗎?或者,連戰背叛了中華民國嗎?我並不以為然。

連戰方面表示,他在連習會的過程中曾提到中華民國(所以他並沒有貶抑中華民國)。當然,他同樣也可以說,我不是強調了國府主導正面抗戰嗎?這不就是在維護中華民國嗎?

從我的觀點,我大體可以接受連戰方面如上的辯護。

再說,連戰真的背叛台灣這個群體了嗎?我認為還沒有充分論據。因為,我認為維護兩岸和平的重要性普遍被台灣人低估。而要維護這種和平關係,在一定程度上求同存異可能有必要,就好比我們說「一中各表」也是求同存異的做法。如果不這麼做,台灣的下場很可能是非常悲慘的。誠懇希望大家能做深入的思考。從追求兩岸和平的目標來想,連戰當初的破冰之旅,無論如何,對兩岸建立和平關係有相當貢獻,其功不可抹滅(註二)。

連戰此次在大陸的言行除了參加閱兵一事較為可議之外,我並不以為有什麼確切的不妥之處。他或許沒有那麼強調中華民國在抗戰中的絕對主導地位,但是他也沒有說出相反的話來。他只是說得稍微隱諱一些,但他還是指出國府主導正面抗戰的事實,至少是和中共的主流意見並不一致。要知道,中共的主流論述是強調中共才是抗戰的中流砥柱。連戰可沒有這麼說。

更重要的是,台灣的某些人,完全不強調抗戰,而強調是為日本祖國而戰。要說漢奸,誰才是漢奸?我們要罵,究竟該罵誰?

當然,今天的台灣,以「反中」思潮為主流,能反中就不是奸,就算是認日本為祖也無妨。但是,我們大家捫心自問,這真是應該的嗎?

屬泛綠陣營的自由時報,自由開講欄9月3日刊載呂欣潔先生的「連戰的三重背叛」一文,其中提到連戰此行的三項錯誤,分別是:

第一,錯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是背叛自由、人權、民主的普世價值。

第二,拿中華民國納稅人的錢,閱中共的兵,是背叛中華民國的國民。

第三,揮毫為抗戰一十四年祝福,是背叛中國國民黨的史觀。

對於以上三點,我讀來只有啼笑皆非的感覺。如果這篇文章就代表自由時報的基本論述立場,我實在不能苟同。但是,類似的論述立場顯然在台灣已經蔚為主流。以下試陳述我的不同意見。

首先說較簡單的第三點,這根本是黃鼠狼拜年。是否背叛國民黨的史觀,用不著旁人費心。而且這個旁人還不是一般的旁人,是向來不尊重國民黨或國府史觀的綠營人士。以背叛國民黨史觀為由來批評連戰,只能反映批評者自己沒有清楚、一貫的論述立場,只要能打擊政敵,什麼理由都可以拿來作為理由。

說到錯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我倒認為這是綠營的典型論述。所以,現在台灣如果有人說自己是中國人,就不免要被罵,正因為綠營認定,這就等同於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綠營自己陷入這種思考混亂,如今倒要反過來罵連戰犯了這樣的錯。

連戰赴陸紀念抗戰,並宣稱「中國」有抗日的事實,而這個抗日的「中國」,誰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連戰有這麼說嗎?當時抗戰的當然是中華民國。為此進行紀念,又有什麼錯?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所以從事紀念抗戰,也是從其自認為繼承中華民國法統而來。如果要有爭議,是在這個繼承法統的議題上,而不是說赴陸紀念抗戰就是承認抗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作為。是誰在弄不清楚爭議所在?

再說,抗戰究竟是8年或14年,這也有可爭的嗎?這不過是最純粹的「社會建構」的議題。難道國民黨就不認為有九一八?不承認從九一八以來,中國就已經陷入了被日本侵略的悲劇中?當然,從九一八到七七抗戰,其間國府還沒有正式對日宣戰,但是,雙方難道沒有正式交戰嗎?1932年的淞滬之役是什麼?1933年的喜峰口戰役又是什麼?總之,14年之說有絕對的錯誤嗎?

「拿中華民國納稅人的錢,閱中共的兵,是背叛中華民國的國民。」這個說法也沒什麼道理。那麼,朴瑾惠拿韓國納稅人的錢,閱中共的兵,也是背叛大韓民國嗎?如果不是,為什麼連戰就是?

當然,也許該作者的意思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敵對國家,所以,去敵對國家閱兵,就是背叛。

問題是,誰定義了雙方是敵對國家?我們的憲法有做此宣告嗎?國會有這麼決議嗎?還是那只是綠營、台獨的主觀見解?兩岸真的要互相為敵對國家嗎?這樣對台灣好嗎?

也許該作者是說,現階段兩岸是敵對關係(但是如果台灣獨立建國以後,會努力與「中國」建立良好的關係)。這當然也只是獨派的自言自語,「現階段」是指什麼時候?兩岸現階段的經濟文化交流都是在與敵人交流?都是在賣國?

好吧,閱兵不同於經濟文化交流。但是,兩岸畢竟同樣是紀念抗戰。以紀念抗戰為由,閱兵的意義就有可能不同。從同情的角度說,閱兵也可象徵者中國將不再任由列強侵侮。這個象徵意義有一定的可接受度。也許有人認為,都過去70年了,還要強調這種敵我歷史關係嗎?還要強調列強侵侮的歷史嗎?別忘了,英法百年戰爭可是打了一百多年(1337- 1453);十字軍東征前後二百年;16世紀奧斯曼土耳其與波斯的戰爭,延續約三百年。70年很久嗎?足以保證戰爭不再?

當然,真正的問題是兩岸間的尷尬(或敵對)關係。就紀念抗戰而言,兩岸間有的主要是對主導角色的歷史詮釋差異,而未必是敵我間的對立關係。但是,台灣現在對中共可能軍事侵台有被威脅的恐懼感。出於這種恐懼與敵意,中共的閱兵就會帶來更多的負面聯想。就此而言,就比較有拒絕參加中共閱兵的理由。也是在這裡,連戰此行可能有可爭議的地方。

但是話再說回來,拒絕參加,中共的閱兵並不會就此停止。真正重要的是,如何消除閱兵中可能有的對台灣軍事威脅的含義。那就是另一層較微妙的部分。認為中共閱兵有威脅台灣的意思,這涉及主觀解釋。它可能有,也可能沒有。至少這並不是被明示的部分。我們要不要去強調這層可能的隱涵意義,其實也是我們的一項戰略選擇。是去揭露、強調,會使台灣更能免於威脅,還是不去強調更有利於台灣的安全?

上面這個問題太過複雜,很難有簡單的答案。但是,我認為台灣需要有連戰這種人,盡量去維持兩岸間和平的關係。

就如前面所述,我認為台灣很多人太低估維護兩岸和平的重要性。台灣有些人就明白喊出:「打就打,誰怕誰」。當然,這話一般是出於獨派。我們也許同樣需要有些人敢於喊打;可能不只於是敢於喊打,還要有人敢於在真正戰爭來臨的時候,還敢挺身出戰。這就要考驗這些現在說誰怕誰的人,到時候能否真正無所懼。

但是,就台灣的執政者或准執政者來說,絕不宜去規劃一種勇於激起戰爭的策略選擇。尤其以台灣所面臨的兩岸處境來說,戰爭更應該是盡一切努力去避免的狀態。否則,到時候生靈塗炭,要找誰去訴?而現在喊話的人,到時候真能負起集體浩劫的責任來嗎?

兩岸間的關係尷尬、微妙,處理當然亟需高度智慧。綠營、獨派直接把兩岸關係定位為敵對關係,這種操作簡單明確,也容易獲得集體激情的支持,但是,這對兩岸事態發展真的有利嗎?對台灣未來真的好嗎?

連戰此行,許多藍營人士也紛紛表示不滿,甚至表示應該要以黨紀處分。但是,我不確定這只是選舉的動作,還是真正的想法。此刻批連,或許可使國民黨少丟一些選票,但是,真能改變大選局勢嗎?我認為不能。那麼,批連的真正思考為何?

我認為,國民黨正在隨著台灣的整體氣氛,一種反中、台獨的氣氛,而逐漸轉向,逐漸放棄中國認同,而朝向另類台獨邁進,以中華民國這塊招牌來進行台獨之實。這種轉向,國民黨自己未必充分察覺,卻下意識地接受這種轉向,視之為正當。從而,不轉向的連戰因此反成為背叛者(註三)。

國民黨的轉向究竟是非如何,並不容易判斷,畢竟問題複雜。但是,沒有經過深入、全面地檢討,卻遽爾認定是連戰言行不當,絲毫不覺察到是整個黨已經放棄初衷、宗旨。這樣的是非辨別,就有可能在將來因為情境再變而被翻轉,而且可能是聯結著歷史悲劇的過程。

馬總統在面對這樣的議題時,也得特別把問題徹底想清楚,並且說明白。歷史功過與是非,可能毀在一念之間啊!

註一:

秦檜先前是抗金英雄,但是被擄至金國逃回後,開始主和。他的主和是否意味著背叛宋朝,並不明確。重要的是,他可能判斷,宋朝無力抗金,抗金是自尋死路,所以他極力主和。他也許誤判宋金的對抗實力,但是,也可能是他人高估宋朝的對抗實力。關於這一點,恐怕需要更多的歷史考據。再者,真正的主和關鍵人物是宋高宗,如果一定要找人下跪,應該是讓宋高宗跪在中間,秦檜最多只是陪跪者。

註二:

要影響中共對台政策,使其免於走向鷹派、黷武路線,台灣可能沒有誰有此能耐。畢竟,這種路線的產生,牽涉到中共的內部集體意識(包括集體情感與思考方式)。這種集體意識是集體長期塑造的,任何一人都很難扭轉、操控,即使是中共的主席也未必能一人決定,更別說是台灣方面的特定個人。

連戰先生一人當然也沒有能耐扭轉中共的(黷武)路線與對台動武的可能性。但是,台灣方面仍然需要為兩岸和平做出最大的努力(當然是在維護台灣合理利益的前提下),而絕不是放任事態發展。

作為台灣推動兩岸和平的使者,我認為連戰先生終究還是最適合的人選,因為他畢竟具有一定象徵意義,他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又是國民黨前主席、現任榮譽主席。如果他沒有代表性,尚不足與中共進行最高層次的交流,那麼,台灣大概也很難再找到更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了。馬總統或許是目前唯一有類似層級代表性的台面人物,但可見的是,中共不會與馬有較緊密的交流。簡單說,中共顯然認為馬的政策路線太親美(這種評價未必公允,但中共有他們自己的主觀認知立場。就像綠營認為馬太親共,也可說是另一種主觀認知立場)。

總之,就現階段來說,我認為連戰還是台灣方面推動兩岸和平努力的最適當人選。如果否定他的角色功能,幾乎就等於放棄了對兩岸和平的努力。也是就此而言,我認為馬總統對連先生此次赴陸之行的批評可能過當。

我總以為,推動兩岸和平的努力要及早,如果等到中共兵臨城下,恐怕就悔之晚矣。對於這一點,台灣一般民眾的心態似乎與我大大不同,也讓我憂心。

註三:

有人可能說,從前我們不是反共嗎?現在為什麼不反共了?不反共難道不是轉向。重要的是,中共也在改變,現在的中共,已經轉為國家資本主義,不再是典型共產主義制度,也不再那麼極左路線;同時,兩岸間也不再那麼劍拔弩張。現在再去回復早年的反共路線,尤其是軍事反共路線,恐怕更是不識時務。

【出岫閒雲】 2015/09/05

http://blog.udn.com/chiag/29515949

ment,'script','//www.google-analytics.com/analytics.js','ga'); ga('create', 'UA-35937129-1', 'auto'); ga('send', 'pag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