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派一統的三大現實基礎

2015-11-25 4115

固然對2016年的選舉來說民進黨看不到有任何危機可言,也因此舉黨安於一元狀態之中;但是選後執政時面臨國際大局,遇到危機是必然的;另外,以吸纳進步力量當客卿而維持舉黨一派的局面可不可以維持下去,這一切都令人關切。無論如何,這種人類民主政治史中稀罕的舉黨一派的現象本身就是一個饒有興味的現象。

蔡英文宣稱整個民進黨是一個派—英派,這在民主國家的政黨史上可能是個創舉,堪稱典型的非典型風格。現在被國民黨拿來大做文章,不過在過去一向有話直說的民進黨內似乎沒有很大的爭議,這緣於她這樣做有三大現實基礎。

一、東方傳統

這符合從來不曾成為事實,卻很主流的典型東方傳統價值:國中無黨,黨內無派。社會有這樣的文化基礎,宣稱全黨英派,黨內甚至黨外都有一定的支持者。

二、立委選舉制度改變的影響

政黨起源於社會價值的多元化。很自然的黨內派系浮現也是因為黨內價值的多元化。所謂價值多元有時有理念基礎,有時只是單純的權力分配問題。後者最典型的是在複數SNTV選舉制度下的日本派閥和國民黨各縣市內的地方派系。複數選區制使在同一個選舉區內的同一黨的候選人處在彼此競爭同一個社會基礎的情境,並且使每一個人只要靠關係掌握樁腳買到5%∼10%的選票就可以當選,於是這制度就提供了形成地方派系的溫床。有趣的是,2005年修憲前後,派系中人為了自保,努力反對單一選區制,他們說單一選區讓選區縮小,會助長地方派系的鞏固,且使買票更加盛行,不少學者居然也接受他們的說法替他們鼓吹,甚至嚴批我推動單一選區制度修憲將會遺害人間。現在無論從日本或台灣行使單一選區的結果證明了事實完全和他們說的相反:單一選區制實施下來日本派閥政治明顯弱化,而國民黨的地方派系急速式微。至於民進黨雖然並不買票,但是複數選區制度仍然提供了中央派系存在的地方基礎,如今單一選區制行使下來同樣使得中央型的派系在地方的依託弱化了。這也使得蔡英文強調舉黨一派不致過於勉強。

三、黨內理念路線分歧模糊化

民主政治、政黨的起源卑之無甚高論,不外乎政黨產生於相互衝突的利益對抗之中。一旦既有勢力過分壟斷利益而令人受不了,新興勢力便「揭櫫理念」起而抗衡。類似的,黨內新興勢力「揭櫫新理念」形成派系則往往不是面對危機而當權人士不想面對或無能面對;就是機會出現而當權人士不知甚至拒絕掌握。

以英國為例,柴契爾揭櫫新自由主義理念而和老當權者相抗,就是二次戰後為了平衡來自共產陣營的福利政策已經使英國經濟陷入困境,而保守黨束手無策;而布萊爾「揭櫫第三條路理念」崛起又是新自由主義的後遺症令英國人受不了,但工黨在工會教條主義者主導之下提出的因應策略又不能符合全球化和後工業化的英國處境。

回到台灣,從黨外到民進黨,派系的出現原因也完全一樣。

1970年代康寧祥崛起成為黨外運動的天王巨星,他當選立委,創辦引領一代風潮的《台灣政論》,還主導全島民主力量的串聯,一時氣象萬千,1974年美國《時代雜誌》,列為台灣人中唯一的「全世界未來150位社會領袖人物」之一,美國國務院的報告也說他是「台灣近一個世紀以來,持反對立場的政治人物中唯一具有政治人格者」。

他主導的民主運動路線,以後來的歸類就叫「議會路線」。1978年12月國民黨以台美斷交為由停止進行中的立委國大選舉,接著1979年1月逮捕黨外元老余登發,黨外面臨空前的鎭壓危機。這時康的議會路線被認為無濟於事,另一方面又沒能了解中壢事件所啟示的群眾運動新機會。於是由許信良、施明德、張俊宏幾個人發動橋頭遊行,開始了黨外的群眾運動路線而和純粹採取議會路線的康寧祥分道揚鑣。此後康成立八十年代雜誌社成為康系,許、施則另外成立美麗島雜誌社,後者辦雜誌之外更在全島各地陸續舉辦群眾運動而且還找來黃信介當發行人。美麗島雜誌政團領導群雖很快全被捉去關, 但是在1980年代美麗島政團坐牢的階段,隨著社會經濟條件的變遷,黨外新生代又組成黨外編聯會,把美麗島政團的純政治性群眾運動注入社會運動的新元素而和康領導的公政會形成「派系對立」。種下的種子到了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繁花盛開,波濤洶湧的群眾運動終於蔚為奇觀,但是康寧祥一直不了解民主運動的新歷史已經被群眾路線所開啟,直到現在他都還認為當時所謂群眾路線是新路線只不過是年輕人分化黨外另立派系搞奪權的藉口而已。

民進黨建黨後,很快的黃信介出獄,並成為民進黨主席。由於他的路線觀念本來和康一樣,都是議會路線掛帥,1969年他成為美麗島雜誌社發行人,只不過是被許信良找來領銜和康寧祥打對台的,黃信介路線的本色在美麗島事件軍法大審法庭中表白得很清楚,他說「一切都是那些虎龍豹彪(許信良、施明德)做的,我都不知道」。出獄後他回到群眾路線的對立面,吸納康系很大一部份成員而成為內容和原來美麗島雜誌社迥然不同的美麗島派系的領導人。這時他如同以前,也不得不執行虎龍豹彪雜處的中常會決議的群眾運動計劃,但這到底不是他的本色路線。這時他又領導以民進黨公職為主體的權力菁英抵擋黨內一個新興運動。

當時,民進黨少壯派開始積極推動台獨運動,黃信介領導權力菁英力擋,他對台獨運動的批評和康寧祥對群眾路線的批評的用詞一模一樣:只不過是立派奪權的藉口。

群眾路線和議會路線的派系之爭,雙方都是為了反對國民黨不民主的體制,因此,在總統直選之後,這個路線爭執就告一段落。至於台獨反台獨之爭則時間拖得久得多。

1991年《台獨黨綱》通過後,台獨很快成了民進黨主流立場,但是廢台獨黨綱的運動卻一直沒停止過,先是1999年由扁系的陳水扁、沈富雄、游錫堃聯手發動,2012、2013年又由謝長廷、柯建銘接手,直到太陽花運動之後才停止。發展到定地步,兩個透過派系進行角力的價值和路線分歧消褪,於是民進黨內部價值的一元化也就成了英派大一統的現實基礎。

只是,黨內價值一元化了並不表示社會的價值也跟著一樣一元化。實際上這幾年台北街頭乃至苗栗大埔等地洶湧壯盛的群眾運動正是社會多元價值和政治力的激烈衝突造成的。

這一段時間的社會運動和1990年前後勃興的社運最大的不同在於。1990年代無論是工運、農運、環保等等運動,民進黨許多新生代往往就是運動的原始的共同發起人,所以社運和政運銜接密切。他們參加這些運動,又往往令黨的民進黨內領導菁英十分不以為然,而使派系長期處於緊張的狀態。

如今的白色運動或各種顏色運動發生在民進黨外面,這一方面固然使民進黨不致於因為新價值直接生鮮地闖進黨內,而使黨重現多元價值的分歧甚至對立,並導致派系分立重新活躍,也使民進黨因為遠離街頭,難以繼續加以抹黑為暴力黨;但是另一方面,則使民進黨不再被定位為新價值的開創者,進步力量的代表者,而進步力量則被稱呼成超越藍綠的白色力量。

這樣的發展,使得民進黨不得不把運用白色力量攻克天龍首都輝煌勝利的機會讓給柯文哲。如今痛定思痛,民進黨急忙亡羊補牢,在不分區立委中大量提名社運人士以縫合進步力量和民進黨間的鴻溝。

這些未來的不分區立委畢竟是客卿身份,和當年以社運、學運發起人身份再經自己直接投入競選而當選的黨員和黨的關係大有不同,以後者來說他們的特殊身分和價值觀使黨本身呈現價值多元現象,同時他們很自然的成為黨內不同派系的成員;而未來上任的社運立委將因為他們的客卿身份而對黨的一元性的現狀不致於造成影響。同時,儘管社運團體標舉的價值都鮮明政策都很尖銳,但是民進黨本身則在政策價值上維持相當的模糊,這很顯然不是一個不經意的偶然:模糊的黨和尖銳的團體是一個比較平和的組合。

既然面對困境油然而生的危機感往往是派系分化的源頭,目前遇到國民黨空前的弱勢,民進黨無論是國會或總統選舉都勝券在握,毫無危機,新價值新路線的尋找就被認為沒有必要,追求新價值新路線甚至被認為會勝券在握的結局投下不可測的變數,應當避免。試回顧,2012年謝長廷領導,柯建銘跟隨的凍結台獨黨綱主張,提出的關鍵正是總統敗選帶來了民進黨的危機,現在民進黨處境大不相同。

同樣的,一年來國民黨本土藍、法統藍、急統藍、一中各表藍亂鬥一場也正是他們全都強烈體認到自己的黨危機空前,試圖突破。

從前面英國和民進黨的例子,我們固然了解危險帶來路線和派系的分化,而正確的創新路線一旦建立又將使黨開創一個新的進步歷史;但我們得注意到派系分化並不必然帶來進步,例如複數選區制帶來的派系分化就不帶來進步,比例代表制帶來的多黨林立也使義大利和希臘成為歐豬。如今國民黨的派系對立雖然出現,鬥得也蠻慘烈,到目前就仍然看不出來將帶來什麼足以突圍的進步。

最後,固然對2016年的選舉來說民進黨看不到有任何危機可言,也因此舉黨安於一元狀態之中;但是選後執政時面臨國際大局,遇到危機是必然的;另外,以吸纳進步力量當客卿而維持舉黨一派的局面可不可以維持下去,這一切都令人關切。無論如何,這種人類民主政治史中稀罕的舉黨一派的現象本身就是一個饒有興味的現象。

ment,'script','//www.google-analytics.com/analytics.js','ga'); ga('create', 'UA-35937129-1', 'auto'); ga('send', 'pag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