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百年是中國現代化的一個縮影

2016-03-16 27056

2016年3月6日下午,騰訊•大家沙龍第48期:「漂泊,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印記——從臺灣的故事講起」,在上海言幾又•今日閱讀舉辦,這次沙龍邀請到臺灣著名作家楊渡先生。楊渡先生在這次沙龍上談了百年來臺灣社會的轉型,其中有不少很有意思的話題。

大陸看臺灣需要瞭解的面向

能夠到上海來真的很開心,這讓我想起了我的祖先,我的三叔公在日本統治上海的時候曾經待過這堙A所以我對上海有很特別的感情。最近我在臺灣文化總匯辦了一個展覽,那個展覽的內容是臺灣畫家李石樵畫臺北的街頭場景,中間有一個女孩子戴著墨鏡,穿著很漂亮的衣服走過去,那是1945年左右的臺北,他們說那個是上海來的女孩子,不是臺灣的女孩子,才會如此時髦。今天來這媮縑A一方面謝謝張明揚的介紹,也謝謝騰訊•大家的安排。

我在寫作《一百年漂泊》這本書的時候,有一個想法——「漂泊」在我們這個時代堶捧|變成普遍的文化。要探討「漂泊」這個主題,還要去瞭解它的歷史背景。所以我希望用臺灣的近代史的發展歷程,和大家講一講。今天我們用圖片故事看看臺灣的發展歷程。

大家可能都比較瞭解過去的國共歷史,也會瞭解蔣經國父子,或者國民黨到臺灣去的時候有什麼樣的文化,甚至民國風。然而民國風與大家認知的國民黨還是有區別的。所以看看臺灣發展的歷程,看看真正的臺灣的生活,可以更貼近臺灣。而這種生活,就像我一位大陸文化界的朋友說的,閱讀此書的時候,他看到的臺灣社會生活是那麼熟悉,仿佛他曾在大陸走過的道路。

故事的開始,我想講尤利西斯的概念。現在我們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大都是從農村,或者從各地來的,不信我來問問你,今天在座多少人是原來居住上海的?才五個!我在廣州的講座奡N只有兩個人。整個現代化過程是一個大遷徙、大漂泊的過程。

我們都知道歐洲現代化的過程,從英國的圈地運動開始。圈地是為了把土地圈起來養羊,利用羊毛做紡織業,歷經工業化與機械生產,直到現代,他們走了400年。可就臺灣來講,1960年代開始的現代化的工業生產,走到90年代,走了30年,我們用10倍的速度往前趕。再想想大陸,就我們所理解的,1990年代開始,特別是1992年鄧小平南巡之後,很多企業才進入大陸投資,加工出口型工業大量設廠,現代化的進程急速往前推,工業生產值便超過農業,於是一個巨大的工業化時代就來臨了,這只有20來年的時間。比臺灣更快。

所以我們會看到,大時代堙A人的流離與漂泊,還有不同的文明,從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間,甚至夾藏在我們夢想堶情C比如說我們這一代人總是夢想,有一天在城市的奮鬥結束,可以回到鄉村去,過著耕讀生活,心中還有一個終極的家園。可是有一天,你回到農村,可能家園已經不存在,最終你要落腳在哪里還不知道。現在你在上海,也許你下一個城市,下一個工作,下一個努力目標也會改變。所以我們是在大的遷徙的漂泊的時代堙C

今天我們先從臺灣故事看到轉變的歷程,希望對這堸_到一點借鑒的作用,或者讓流浪的人,有一種溫暖的感覺。

這一張照片,是臺灣以前古老的樣子:中間抱小孩的就是我祖母,年輕的時候抱著我父親的照片,讓大家看到這個書裡面最早期的樣子,我的祖先就是從福建過去的,已經一百多年了。這是一種典型的閩南人的模樣。
圖片提供:楊渡

大陸看臺灣往往有幾種面向上的差異。第一就是「海島vs大陸」,大陸朋友到臺灣去旅行,我總是喜歡帶他們去東海岸看太平洋,太平洋的彼岸,就是美國了。

臺灣東海岸海的大陸架很短,一出去就變成很深很深的太平洋海溝,底下是石頭。海浪來的時候,海底的石頭一個捲動一個,互相撞擊出巨大的聲響,仿佛更巨大的力量正在海底湧動。這堣茈閂v海浪的聲音跟臺灣西海岸是完全不同的。

海島還有一個特性是地方很小,轉一圈又回到原點。侯孝賢的電影《悲情城市》堙A梁朝偉是政治犯,他準備了包袱要逃亡,可走到門口,卻頹然坐了下來。為什麼?因為他想:我能逃到哪里去呢?這只不過是一個小島,頂多繞一圈,根本無處可逃。而大陸卻可以從邊境穿越到俄羅斯、巴基斯坦直到歐洲,大陸的政治反抗者可以兩萬五千里長征。這跟臺灣的島嶼性格完全不同。

第二,臺灣是一個移民社會,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構成它的社會基礎。每個人在移民社會都是單獨的個體,只能靠自己生存,它的階級不太鮮明,因為我們都是外來者,都要從頭開始奮鬥。大陸是一大片黃土地,有很深厚的文明底蘊,但也有更深厚的背負,所以它的創造力要出得來也很艱難。

再就是殖民五十年跟八年抗戰的不同。大陸人有時會覺得臺灣特別親日,其實不是。八年抗戰的時候,上海也被日本人佔領過,但人們不怕,後方還有無數人在抗戰,繼續打。但臺灣一開始就被殖民,就被劃給日本人當殖民地,完全沒有翻身的餘地。到1945年抗戰勝利,你才知道殖民時代結束了。那是一個很巨大的完全的不同。即使如此,臺灣人抗日畢竟是比大陸更早,早在1895年清朝把臺灣割讓後就開始了。

再就是民國印象,我們很容易把國民政府等同於臺灣,等同於國民黨。其實,他們是不同的。現在大陸常常講的民國風,但民國風不等於國民政府,國民政府更不等同於國民黨。民國風堙A包含了包括南京、上海、北平的文化人,這些知識份子、作家構成的一種人文的風範,一種人格的典範,恐怕才是讓後人感動的根源吧。在臺灣,他們還曾是國民黨所迫害過的對象。這些1949年渡海到臺灣傳文化燈火的人,才是構成了臺灣民國風的主要典型。

再就是,從1949年兩岸分裂阻斷,到1987年才重開探親,國民黨忽然變得很有錢的樣子回來,中間經過37年的隔閡,各自經過多少曲折的奮鬥,大家都沒有看到。好像國民黨帶了黃金去,就闊了。其實不是,是很多人在不斷奮鬥努力的結果。臺灣經濟奇跡的背後,也付出很大代價。

再就是中華文化,很多朋友到臺灣去,覺得臺灣有濃厚的中華文化底蘊,現在大陸也提出要復興中華文化。不過我想說明的是,臺灣的中華文化不是只有傳統,任何一種文化在社會上要得到接納,得到發揚光大,都是因為它有創新。像大家喜歡的雲門舞集;像畫家劉國松;還有白先勇的《牡丹亭》,它用了現代的燈光,以前只有一個幕布,這和以前完全不同的。當我們談到要復興中華文化的時候,有創新才有生命力,因為有生命力,這種文化才會發揚光大,得到更多年輕人的喜歡。
臺灣七波移民,資料提供:楊渡

我們簡單看一下臺灣移民的構成:明朝時期是南島語系,這一直延伸到南美的復活島,臺灣早期居民是南島語系的原住民,再就是荷蘭和西班牙的殖民者。如果到臺灣去到淡水紅毛城就可以看到典型的西班牙建築。再就是鄭成功有許多部隊過來,還有就是清朝,接著就是日本殖民時期,但是日本留下來的人不多,還有1949年大遷徙,大概有150萬人。現在新移民有50萬到60萬,甚至東南亞結婚的新移民,或者大陸通過結婚來的,我們稱之為新的移民,這個構成了臺灣的主體。

日據時代到國民黨遷台前的臺灣

我們從臺灣的1895年講起,1895年臺灣被割讓給日本,進入殖民統治,臺灣人開始反抗。日本軍隊進入臺灣,從北到南,沿路碰到各種抵抗,根據統計,他們大概殺了20萬到30萬臺灣人。當時臺灣人口約300萬,幾乎被殺了十分之一,這樣的屠殺與反抗,不能不說非常激烈,然而這並未阻止臺灣人的反抗之心。

1915年,日本統治臺灣20年之後,依然發生餘清芳事件,他是一個宗教領袖,在廟堥p藏武器,攻打日本警察局,從一個村莊向週邊的村莊蔓延。日本殖民者無法打敗他們,乾脆派了大炮把村子打爛,把人逮捕。當時日本人是怎麼把這些地方的人殺了的呢?他們拿了一根竹竿,約120公分高,超過這根竹竿的男孩子全部被殺掉,又把「T吧哖」改名「玉井」,意思是詛咒存活下來的女性變成妓女。即使日本統治了臺灣20年,反抗依然沒有停止。

1917年蘇聯革命成功,臺灣知識份子開始思考,武力反抗既然無效,要怎麼通過文化的覺醒,喚起反抗靈魂,才能長期反抗。後來就有知識份子組織了文化協會,以文化教育喚醒民眾。

1945年抗日勝利,臺灣光復,這是臺灣人命運的轉捩點。

作家林文月的例子最可以說明問題。在日本統治臺灣的時候,她在上海讀日僑學校,日本天皇宣佈投降的時候,學校的師生哭成一團。但臺灣光復回到祖國懷抱,臺灣人變成戰勝國國民了。他們走到外面去的時候,依然還在查漢奸,她就覺得很尷尬,自己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作為殖民地的臺灣內心覺得就是日本人的次等公民,不斷在進行反抗,可是在中國又被當成日本人。臺灣人內心的失落和悲哀,是我們必須要瞭解的:清朝時期,臺灣好像一個孩子,因為家庭貧困,被送出去抵債,當了養子,在別人家當次等公民,臺灣光復了,他回到自己家,那內心對平等與溫暖的期望,是可以想像的。可惜,後來國民政府的接收,讓臺灣人失望了。

「二二八事件」為什麼會發生?因為這個被丟出去的兒子回到自己家,可是這個家依然很貧窮,對臺灣的統治是暴虐的。臺灣社會經過日本統治以後已經有初級的現代化跟法治的基礎,但國民政府全無法治。見了民眾的東西,想拿就拿,反抗就打,調戲女生,接收變劫收,引起民間的不滿,終於引發了「二二八事件」。

以我現在的心情,我並不怪國民政府,因為他在大陸就是這樣統治老百姓的,否則他不會失去大陸。這是兩岸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使然,臺灣已經有現代化的法治,而國民政府卻是從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裡出來的政權。
圖片提供:上海言幾又•今日閱讀

50年代,臺灣經濟落後、人心苦悶

1949年,國民政府遷徙大量的居民到臺灣去,這堶惘陪x隊,有特務,還有大量的知識份子。1950年世界進入美蘇二體制對立的冷戰時期,海峽兩岸從此隔絕了。1950年代,國民黨到臺灣必須進行土地改革,因為他們心懷恐懼——共產黨通過土改取得農民支持,使得解放戰爭成功。

國民黨到臺灣,為了避免重蹈大陸的覆轍,遂藉由接收的日本公司的財產,用這些公司的股票跟臺灣人地主換土地,再把土地發放給佃農。這些股票有農林工礦等公司,其價值有些可能高估了。有一些地主因不瞭解股票價值,就以非常便宜的價格出售。但是也有人因此致富,像辜哲甫就是一個典型,他以便宜的價格收購了臺灣水泥的股票,最後持有了臺灣水泥大部分的股票,從地主變成一個資本家。這是台籍本地人資本崛起的契機。

在臺灣土地改革過程中,地主交出土地,但他的房子依然是自己居住,這就是臺灣在土地改革過程中顯得比較平和的原因。但因為佃農得到土地,農業生產力恢復,臺灣農村安定,使臺灣能夠平安度過1950年代冷戰時期的貧困,從凋敝媞C慢復蘇。

1950年代有那麼一群人非常重要,我稱之為「1949渡海傳燈人」,因為1949年撤退到臺灣的150萬軍民堙A有許許多多文化人,可是臺灣沒有那麼多的學術機構來承載這麼多高級知識份子,所以這些知識份子怎麼辦:高成低就。他們沒有地方就業,就轉到臺灣各地的中學、師範學校去。例如:畫家呂佛庭、李仲生、江兆申,作家齊邦媛、楊念慈等,都是到中學去教書。把文化的根脈,深深地埋到臺灣的基礎教育堙C臺灣的師範學校制度,學校不僅免費給學生提供住宿,還給學生零用錢,那些最聰明的窮人家的孩子考上師範學校,能受到這些文化人很好的教育與感染。進而影響了下一代。唐君毅寫過一本書叫《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可是因為文化的傳燈人,中華文化反而開枝散葉,成為一樹繁花 。

此外還有胡適、雷震、殷海光等思想界的知識份子,辦了《自由中國》雜誌,1950年代後期,因為蔣介石還要繼續連第三任,他們很不滿,因為按法律只能連兩任,就寫了文章評論蔣介石,引起蔣介石的不滿。到了1960年,他們還想組織新的政黨,就被蔣介石逮捕了。殷海光、周德偉他們都是臺灣自由主義的燈火,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後來的民主思想、後來的民進黨。

1950年代,國民政府提倡的是反共的文學,但是民間的文學依然充滿各種想要突破的心理,這時內心苦悶的虛無只能用現代詩的形式來表現。他們用晦澀的語言,以逃避文字的檢查,用象徵的句子,發洩內心的苦悶。鄭愁予寫的《小城連作》,最後我們熟悉的那兩句:「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路人,是個過客。」典型地代表了臺灣1950年代的文化。
圖片提供:上海言幾又•今日閱讀

60年代,臺灣社會開始復原

1960年代臺灣社會慢慢復原,胡適的書在年輕的學生中有很深的影響力,他非常樸素,過世後很多人追念他,有學生出來說,胡適把他的薪水給他去國外念書,人們才知道他默默幫了許多青年。這是胡適人品中非常好的一面。

1960年代開始,經濟穩定下來之後,政府希望實行進口替代戰略:原來我們進口的布料或者工業用品貴,我們試著自己來生產,雖然品質沒有那麼好,至少可以生產出來勉強使用,避免付那麼多外匯,所以1960年代是走向工業化的階段。這個工業化的階段有一個重要的政策,可能是發達國家通常做的,叫「農工之間的不等價交換」,把農業價格壓低,工業價格高了,資本自動就流向了工業。用這樣的方式扶持工業。變成農工之間兩種部門的不等價交換。就這樣,臺灣慢慢發展起工業。

當時的流行音樂中有一位元叫做陳芬蘭,她唱了一首歌《孤女的願望》,是一首節奏很輕快、琅琅上口的歌曲:一個女孩問路邊的人,這城市要如何去,有沒有工廠要招女工,我只是可憐的女兒,想找到好的工作和出路。這首歌曲代表60年代臺灣年輕女性要從農村出來尋找出路的心聲。這時的農村青壯年人口逐漸向城市流動。

1960年代,有現代文學創作,也有較大膽的藝術追求。臺灣有了第一個公開的裸體女性模特兒。在戒嚴時期,連裸體都是禁忌,但藝術家認為這是藝術,終於突破了禁忌。社會開放的過程是逐步的。1960年代臺灣的新文學也有了年輕世代的作家,大家熟知的白先勇、林懷民、李昂,這些人進入現代文學的創作領域,用比較現代性的語言開始創作。《現代文學》和《筆匯》是最具代表性的兩份雜誌。
圖片提供:上海言幾又•今日閱讀

70年代,臺灣經濟開始起飛

到了1970年代,有一個很巨大的轉變,加工出口型工業開始發展。加工出口型的工業意味著當時日本的許多工業成本高漲,勞動成本高漲,環境成本高漲,所以日本把它的一些產業移到臺灣去生產,從臺灣加工出口,臺灣勞動力便宜。在加工出口型工業裡面,最多的是勞力密集型的產業,如紡織業,另一種是污染工業。

我在書裡面寫道:在我家鄉門口有一個紡織廠,紡織廠最多的時候2000多女工,一天三班輪流生產,一般來說這些女工中學一畢業就到生產流水線上,付出她們青春時期最好的視力、最好的體力。到23、24歲的時候,她們戀愛了、結婚了,她們沒有退休金,就離開了。她們是最優秀的年輕勞動力,臺灣的經濟奇跡是靠這些女工建立起來的。

在這個階段裡面也看到當時讓我覺得很棒的制度,就是「建教合作」。那些女工白天工作,但下了班之後,她們會到附近的夜間部學校上課,可以學習家政、會計、裁縫設計……各種各樣的新技能。這讓年輕的女工充滿希望,去尋找另一種可能性。所以後來富士康事件發生的時候,我就想起1970年代臺灣的這種制度,讓年輕一代對未來懷有希望才能避免悲劇。臺灣的經濟就是靠這些年輕的女生,靠青春的生命堆積起來的經濟奇跡。

當然1970年代還有一件大事,臺灣退出聯合國,同時美國把釣魚島給了日本,歸日本管。臺灣開始保釣運動,許多臺灣學生,從臺灣到美國串聯起來,要求保衛釣魚島。因為失去了國際身份,臺灣產生了自我認同的危機,開始自問我是誰?因此,臺灣開始它的文化覺醒。他們在問:什麼是臺灣,什麼是臺灣文化,什麼是我們生活的真實,我們要走到哪里去?

1975年蔣介石過世了,蔣經國為了擴大他的統治基礎,讓自由派學者進入他的團隊,這是臺灣政治上的重要轉變。包括後來的民進黨創黨人,其中有許多都曾是蔣經國培養出來的人。

1970年代,因為經濟慢慢發展起來,開始出現中產階級,中產階級要求政治改革,那些政治改革的聲浪形成了黨外運動,要求實施民主憲法,發生了美麗島事件:在高雄,員警跟群眾發生了衝突。「美麗島事件」有一段時間在臺灣政治上是禁聲的,這個是1970年代最後的場景。
圖片提供:上海言幾又•今日閱讀

80年代,臺灣開始邁入富裕

到了1980年代,加工出口型工業完成了資本的初步積累,臺灣開始富裕起來。富裕起來的社會因為加工出口型工業賺了很多外匯,這些外匯全部要換成台幣在社會流通,這就變成大量的貨幣去追逐少量的資產,買房地產、買股票,甚至賭博。但股票對剛剛從農業社會出來的人還不熟悉,所以就去買房地產,房地產就狂飆,這樣不夠,人們就開始賭博。

因為發展起來的工業需要大量的土地,就需要跟農民收購,農民拿到這些資產的時候不會使用,也缺乏管理資本的能力,就拿去買跑車,買各種奢侈品,甚至移到城市去,但他們也不知道使用資本,錢一下子就花光了。剛剛富裕起來的社會,人們的道德觀開始扭曲了。賭博的興盛就是一種病症的反映。

經濟的快速增長是以勞動者的健康和環境耗損為代價的。勞工被壓抑,在很惡劣的環境下工作,缺少勞動保障。還有工業化需要大量的土地,就收購農地,拿著被收購的錢離開家鄉,沒有被收購的人依然在這些工廠旁邊生存,比如石化工業排出去的東西很多是有污染物的。可是農民不知道,石化工業區附近的居民得癌症的比例比其他地方高了好幾倍。

羅大佑年輕時寫了一首歌叫《鹿港小鎮》,鹿港是回不去的小鎮。在鹿港的傳統和現代城市的文明之間,是搖擺的,是漂泊的。羅大佑這種心理追尋代表臺灣那個時代,特別是1980年代共同的心聲。儘管住在臺北,但是他覺得臺北不是他真正歸屬的家;可是家鄉的鹿港小鎮他也回不去了,他在漂泊中繼續追尋。這是1980年代的一個生命典型。

1980年代還有一個歷史轉變的關鍵,就是「老兵返鄉」。跟著國民政府到臺灣去,沒有人知道他的家鄉變成什麼樣了,很多人很小的時候就被抓丁抓到了臺灣。所以他們在街頭請願,希望政府讓他們回去,他們所有的願望只有兩個字叫「想家」。那些站在街頭的老兵,服過兵役,都是孤零零的生命。有人帶著饅頭發給他們,帶著豆腐乳分給大家,那些老兵一個人用饅頭夾著一塊豆腐乳支撐著自己,要求政府允許他們返鄉,打動了所有人的心,也打動了蔣經國的心,終於決定開放大陸探親。

但此門一開,從親情出發的交流,立刻變成兩岸經濟與文化交流的更強的動力,臺灣的許多中小企業找到了新的出路——到大陸設廠,現在我們看到康師傅、旺旺,最初在臺灣都只是小企業,可是在大陸發展成了跨國性的大企業。
圖片提供:上海言幾又•今日閱讀

90年代後,富裕的臺灣有了更多訴求

1990年代富裕起來的臺灣社會要求人權,要求人權堶惘酗@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台籍慰安婦,要求日本賠償,日本置之不理,到現在依然不處理。那些老阿媽都說,日本人在無賴的時候絕對不像表面上講得那麼有恥感。

1990年代臺灣在政治上的開放走得相當順利。包括汪辜會談、建立九二共識,兩岸和平的大架構都在這時候構建起來。而1990年代臺灣也進入消費時代,MC在臺灣的演唱會,鄧麗君在臺灣被稱為軍中情人,1995年鄧麗君逝世的時候許多人悼念她,那個屬於冷戰戒嚴時代,兩岸對峙的時代,隨著鄧麗君的過世而結束了。

到1996年就是領導人直選,選出了李登輝;1998年換馬英九選上臺北市長,開香檳。這個是1990年代,民主化的選舉變成常態性的選舉。到2000年的時候,陳水扁當選。

我在臺灣各地採訪選舉,也採訪到各種選舉的黑的、白的手段。我跟李慎之討論過,一般讓一群王八選,肯定會選出一隻烏龜。在臺灣中部鄉下的選舉,很多是靠親戚的關係,我給你多少錢你就投我一票。這是違法的,可是為了親戚的關係,為了面子就投給他。用買票當選的人當然就腐敗。一定有好的,一定有不好的,關鍵每個公民要學會公民的認知,具有公民的權利與責任意識。投票是一種權利,但對自己做這個選擇以後會有什麼後果,要付起責任,不是只有權利而已。我就很想邀請他到臺灣做訪問,參觀選舉的過程。可惜他沒有去成,隔年他過世了。

這一位2000年選舉上的民進黨人,到了2006年的時候,因為他的貪污腐敗而引發百萬紅衫軍的抗爭。紅衫軍貼出來的標語是「禮義廉恥」,這種古老的中華文化的傳統價值觀,居然可以成為人們在民主的價值系統崩壞了的時候,讓人琱[堅持下去的價值觀。我們往往以為政治是今天、明天可以決定的事情。但是某一種琱[的價值觀會維繫這個民族更長遠的歷史,這個價值觀就是所謂中華文化的價值觀。因此,談到中華文化很難用政治去評斷,因為它是一種人心琱[的信念,一種難以被革命的價值觀。

2008年馬英九當選。馬英九一直希望能行仁政,對自己的品格要求非常高。幾年前有一次,他在演說中提及一些年輕的志工團體,我陪他去看了幾個,他很感動,年底的時候有社工群體打電話給我,他們說:我們的帳戶怎麼有馬英九匯款給我們,你幫我們去問問馬英九,真的是他嗎?會不會是詐騙集團?我去問他,他竟然說:沒先告訴他們,是因為為善不欲人知,做了就好了。聲音還有點不好意思。也許他在施政上有他的對和不對的地方,但作為一個謙謙君子,他在兩岸相處過程中,做了許許多多和平奠基的工作;也許他在經濟建設上面沒有太多貢獻,但是他做了一件事情,讓臺灣民間好好去建設,樹立一種領導者應該有的廉潔的典範。

今年換成民進黨執政,我知道最近有一些媒體講臺獨意識高漲,我覺得中間有一個關鍵在於,他們已經習慣換政黨來執政,以便於監督。
圖片提供:上海言幾又•今日閱讀

臺灣社會轉型的經驗及意義

現在我們回到一個小小的結論。臺灣轉型過程中有三個關鍵:1970年代是文化覺醒的年代,從文化去定位自我身份認同,重新定位什麼是臺灣文化,什麼是臺灣的鄉土,回歸鄉土,凝視你的現實。到1980年代,通過社會運動重新建構臺灣的社會,通過環境運動要求環境的改造,通過勞工運動要求勞動者的人權保障,通過不斷的訴求,讓法律有所改善。讓過去因偏重經濟發展的政策,而受到傷害的勞動人權、環境保育、農村建設等等,回到平沖。經過改革後的臺灣社會,有更高的相對穩定性。臺灣政治上無論怎麼起伏,整個社會的穩定性還是相當好。

回顧這個過程,臺灣用10倍速的進程往前走,大陸可能走得比臺灣更快。臺灣在這個轉型過程中非常艱難。

因為這個巨變,我在寫作過程中開始思考,從農業文明轉型到工業文明、工業社會,在中國5000年的歷史堶悼撈艙o生過,只有在這30年之內,臺灣完成了從農業向工業的轉型,大陸也是一樣,在這個巨大的歷史堙A只有這個轉型的瞬間。我們這一代人,看到它轉型的艱難。我們看到轉型過程堶惜k工是如何奮鬥的,像我的父親如何從農民進入到當代社會、學習現代的技術、成為一個管錢管工廠的人。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從農業轉向工業的辛酸、汗水、追尋、挫敗、奮起、孤單、成就等等,我們都曾親身感受到它的寒冷,它的溫熱,它的粗礪,它的強悍,它的擊打的傷痕。

我們這一代人應該有責任把這個感受記錄下來,因為在5000年歷史堶情A只有我們見證到、感受到。否則等到你的孩子,如果都在城市堶惘赤纗L來之後,他再也不知道,也沒有辦法和過去的農業文明的感受做對比,因為我們有對比,所以我們知道差別在哪里,我們知道那轉變的容顏,是多麼的疼痛。

我們把這個轉變的容顏記錄下來,其實不僅僅是記錄給自己看,而是記錄整個巨大文明的變遷,為歷史留下見證。

回顧臺灣的發展過程,坦白說,臺灣有兩件事情沒有能夠做得很好:第一,臺灣在工業化的過程中,環境破壞很嚴重。我當時就想問:環保有沒有可能變成是一個環保產業?讓臺灣的環境再生?可是臺灣沒有這個機會,因為臺灣污染工廠就那麼幾個,很少有人投資環保產業。大陸應該有這個機會,未來有那麼多的工廠需要做改善,改善需求的設備就足以變成產業。如果環保能夠做成下一個世紀的新興產業方向,對未來的中國大地與孩子的健康,都是好事。

其次,我特別要講鄉村,是因為臺灣在1970年代的時候面臨石油危機,許多工人失業,一些工人回到家鄉去,在農村度過艱難的歲月。等到景氣好轉,人們再回到生產線。我們應該認識到,農村破壞掉之後,整個附近的生態就被破壞掉,所以農村不應該只是作為農業生產的基地,只計算農村的產值,以此衡量農村是不對的。看農村應該包含生態、人文和一種琱[的價值。把投入生態環境改善的資源,投入到農村,其實也是對整體生態的改善,整個生態環境也會改善。

農村還可以是全球經濟危機的避風港。當全球不景氣的時候,在世界經濟危機來臨時,至少有一個可以生存的世界,讓農民、讓工人,可以先安身立命,以度過危機。海峽兩岸都已經投入世界的經濟風暴之中,而這樣風暴的影響力,已經遠遠超出一個國家可以承受的範圍。所以,有一個避風港,有一個像我書中所描寫的苦難與危機的大地,像永恆的母親,讓孩子都還可以有回去的地方,讓漂泊天涯的農民工,在城堨8~、生計困難的時候,至少還可以度過艱難的時期。這是非常重要的。

試著從文化,從生態,從大環境的角度來看,其實農村不會只有農業產值這件簡單的事。長遠來看,一個國家有一個承載變動的永恆大地,就不怕風暴,這才是穩定的根源。

當然,通過記憶與反省,我們來尋找面對未來的勇氣,一個更關懷與人性的大地,讓我們有面對未來的勇氣,這才是永續發展的希望所在,也是開創的契機。

最後回到漂泊,漂泊是一種勇氣,一種面向世界的底氣。但漂泊是為了回歸,回歸安身立命的家園,我希望我們在漂泊中,找到希望,找到幸福,也把幸福回歸給自己的家園。是生命的家園,也是精神的家園。

謝謝大家!
圖片提供:上海言幾又•今日閱讀

作者騰訊•大家編輯部官方帳號。
本文摘自互聯網原創專欄騰訊《大家》(http://dajia.qq.com)。《大家》微信號:ipress掃描以下二帷碼查看更多文章。

ment,'script','//www.google-analytics.com/analytics.js','ga'); ga('create', 'UA-35937129-1', 'auto'); ga('send', 'pageview');